“曾是先賢講學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是先賢講學地”全詩
山根道路隨流轉,嶺上煙云共翠浮。
白鹿身存仍有恨,紅羊劫盡應無愁。
盤桓興發催歸去,留待京華續夢游。
分類:
《為廬山白鹿書院題詩》姚雪垠 翻譯、賞析和詩意
《為廬山白鹿書院題詩》是現代詩人姚雪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是先賢講學地,依然萬木蔽深幽。
山根道路隨流轉,嶺上煙云共翠浮。
白鹿身存仍有恨,紅羊劫盡應無愁。
盤桓興發催歸去,留待京華續夢游。
詩意:
這首詩詞是作者為廬山白鹿書院題寫的。詩中描繪了白鹿書院的景象,表達了對這座書院的敬仰之情。白鹿書院曾經是先賢們講學的地方,雖然時光流轉,但書院依然被茂密的樹木所掩映,保留了深邃幽靜的氛圍。山腳下的道路隨著水流彎曲轉折,嶺上的煙云與青山共同浮動。白鹿依然存在,但它身上仍然懷有某種遺憾;而紅羊已經度過了劫難,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這里盤桓久了,但是興起和責任催促著作者必須離去,留待在京華的時光繼續做夢般地漫游。
賞析:
這首詩詞以廬山白鹿書院為背景,展示了作者對這座書院的景仰之情。詩人通過以自然景物為背景的描繪,將人與自然融合在一起,表達了對廬山白鹿書院深深的喜愛和敬意。詩中的白鹿和紅羊象征著動物的生命力和福報,與人類的命運相呼應。詩人通過描繪白鹿的身存恨和紅羊的無憂無慮,表達了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和感慨。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廬山白鹿書院駐足之久后,離去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期待,留待在京華的時光繼續做夢般地漫游,展現了對未知的向往和探索的精神。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廬山白鹿書院景象的描繪,以及對白鹿和紅羊的象征意義的運用,表達了對書院的景仰和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離別和未來的期待,給人以思索和遐想之感。
“曾是先賢講學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lú shān bái lù shū yuàn tí shī
為廬山白鹿書院題詩
céng shì xiān xián jiǎng xué dì, yī rán wàn mù bì shēn yōu.
曾是先賢講學地,依然萬木蔽深幽。
shān gēn dào lù suí liú zhuǎn, lǐng shàng yān yún gòng cuì fú.
山根道路隨流轉,嶺上煙云共翠浮。
bái lù shēn cún réng yǒu hèn, hóng yáng jié jǐn yīng wú chóu.
白鹿身存仍有恨,紅羊劫盡應無愁。
pán huán xīng fā cuī guī qù, liú dài jīng huá xù mèng yóu.
盤桓興發催歸去,留待京華續夢游。
“曾是先賢講學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