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壁如門霞是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雙壁如門霞是障”全詩
雙壁如門霞是障,群峰拔地筍成林。
雪依片石留鴻爪,臺峙層巒理素琴。
鐘子難逢誰識我,高山流水慕知音。
分類:
《黃海雜興》余鴻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黃海雜興》
浮云變幻豈無心,
閑看云飛酒自斟。
雙壁如門霞是障,
群峰拔地筍成林。
雪依片石留鴻爪,
臺峙層巒理素琴。
鐘子難逢誰識我,
高山流水慕知音。
中文譯文:
浮云在天空中變幻,怎會是沒有意圖的?
我閑坐著看著云飛逝,自斟自飲美酒。
山峰如同雙壁,紅霞像是一道障礙。
群峰拔地而起,像竹筍一樣成林。
雪花停留在石頭上,留下了鴻雁的爪印。
山臺屹立于層巒之間,宛如調理素琴。
鐘子很難遇見,有誰能認識我呢?
我向往高山和流水,向往有心靈共鳴的知音。
詩意和賞析:
《黃海雜興》是清代詩人余鴻的作品。這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浮云、山峰、雪花等元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變化和內心情感的感慨。
詩的開頭,“浮云變幻豈無心”,表達了浮云的變化并非沒有目的、沒有意圖,暗示著自然界的變化也具有一種無形的規律和意義。接著,作者以“閑看云飛酒自斟”,將自己與自然相融合,以閑適自在的心態欣賞云的飄逝,并自斟美酒,表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
詩中出現的“雙壁如門霞是障,群峰拔地筍成林”,通過獨特的比喻手法,描繪了山峰之間的景象,壁峰如門,紅霞如障,山峰如竹筍一般拔地而起,形成了壯麗的山岳景觀,給人以壯觀之感。
接下來的兩句,“雪依片石留鴻爪,臺峙層巒理素琴”,繼續以自然景觀為背景,描繪了雪花停留在石頭上,留下鴻雁的爪印,以及山臺屹立于層巒之間,如同調理素琴。這些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細致觀察和感悟。
最后兩句,“鐘子難逢誰識我,高山流水慕知音”,表達了作者在追尋自然之美的同時,也渴望有人能夠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鐘子很難遇見,指的是能夠與自己心靈相通的知音。作者向往高山和流水,寄托了對真摯友誼和精神交流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比喻,將自然景觀與內心情感融為一體,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對真摯友誼的向往。同時,詩中也傳遞了詩人對自然界的變化和美感的認識,以及對人際關系中真誠和心靈交流的珍視。整首詩以清新、淡雅的筆調,展示了余鴻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生活的獨立思考。
“雙壁如門霞是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hǎi zá xìng
黃海雜興
fú yún biàn huàn qǐ wú xīn, xián kàn yún fēi jiǔ zì zhēn.
浮云變幻豈無心,閑看云飛酒自斟。
shuāng bì rú mén xiá shì zhàng, qún fēng bá dì sǔn chéng lín.
雙壁如門霞是障,群峰拔地筍成林。
xuě yī piàn shí liú hóng zhǎo, tái zhì céng luán lǐ sù qín.
雪依片石留鴻爪,臺峙層巒理素琴。
zhōng zi nán féng shuí shí wǒ, gāo shān liú shuǐ mù zhī yīn.
鐘子難逢誰識我,高山流水慕知音。
“雙壁如門霞是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