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頭一振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崗頭一振衣”全詩
天上銀河落,潭邊白練飛。
深林啼鳥絕,危磴采樵稀。
已冒垂堂戒,崗頭一振衣。
分類:
《百丈潭》方大治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百丈潭》是明代方大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風斂夕霏,
山色靄晴暉。
天上銀河落,
潭邊白練飛。
深林啼鳥絕,
危磴采樵稀。
已冒垂堂戒,
崗頭一振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間潭水的景象。詩人首先描述了東風停止,夜晚的霏霏細雨逐漸散去,山色在晴朗的陽光下變得模糊起來。接著,詩人描繪了銀河從天上落下,潭邊的水面上飄飛著白色的水霧。深林中的鳥兒不再啼鳴,人們很少在險峻的山磴上采集柴火。詩人意識到已經違背了清規戒律,但在山崗上振衣一下,表示決心改過。
賞析:
《百丈潭》以簡練的詞語勾勒出了一幅山水景色的圖畫,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和人與自然的關系。詩中通過對東風、山色、銀河、潭水、鳥兒和采樵等元素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秘的氛圍。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凸顯了人類活動的稀少和對自然的敬畏。詩的結尾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行為的反省和決心改正的意愿。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手法,展示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感受。詩中的山水景致與人情況呼應,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百丈潭》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獨特的意象,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同時也提醒人們應該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反思自身的行為。
“崗頭一振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ǎi zhàng tán
百丈潭
dōng fēng liǎn xī fēi, shān sè ǎi qíng huī.
東風斂夕霏,山色靄晴暉。
tiān shàng yín hé luò, tán biān bái liàn fēi.
天上銀河落,潭邊白練飛。
shēn lín tí niǎo jué, wēi dèng cǎi qiáo xī.
深林啼鳥絕,危磴采樵稀。
yǐ mào chuí táng jiè, gǎng tóu yī zhèn yī.
已冒垂堂戒,崗頭一振衣。
“崗頭一振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