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鬼失青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舊鬼失青松”全詩
亂骸爭白草,舊鬼失青松。
不斷三江鼓,難消八月烽。
山居何處好,比屋有新春。
分類:
《哀甬東》李鄴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哀甬東》是清代李鄴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戰壘村村見,
愁云日日濃。
亂骸爭白草,
舊鬼失青松。
不斷三江鼓,
難消八月烽。
山居何處好,
比屋有新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戰亂的哀悼和對寧靜山居生活的向往。詩中描繪了戰亂后的景象,以及作者對這種景象的感受。作者感嘆戰爭給鄉村帶來的破壞和悲傷,愁云密布,痛心于亂葬的尸骸爭奪著稀疏的白草,古老的墓地中的青松也逐漸凋零。詩中提到了三江鼓聲不斷,八月的戰火烽煙難以平息,彰顯了戰亂的持續和猛烈。最后,作者表達了對山居生活的向往,認為相比之下,山居生活更加美好,仿佛住在山中就能擁有新的春天。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戰亂景象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戰爭的痛心和對和平的向往。詩中的愁云、亂骸、失青松等形象化的描寫,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憂愁和悲痛。同時,詩中的三江鼓聲和八月烽火的描繪,營造出緊張和苦難的氛圍,展示了戰亂的殘酷和持久。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山居生活的向往,山居被描繪為一個安寧、宜人的地方,與戰亂的現實形成對比,彰顯了作者對寧靜和幸福的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短小精悍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對戰爭的悲憫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意象細膩而生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情感沖擊,引發讀者對戰爭與和平的深思。同時,山居的描繪也給人以希望和寄托,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期許。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和意境構建上都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作品。
“舊鬼失青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āi yǒng dōng
哀甬東
zhàn lěi cūn cūn jiàn, chóu yún rì rì nóng.
戰壘村村見,愁云日日濃。
luàn hái zhēng bái cǎo, jiù guǐ shī qīng sōng.
亂骸爭白草,舊鬼失青松。
bù duàn sān jiāng gǔ, nán xiāo bā yuè fēng.
不斷三江鼓,難消八月烽。
shān jū hé chǔ hǎo, bǐ wū yǒu xīn chūn.
山居何處好,比屋有新春。
“舊鬼失青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