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曾乞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向人曾乞竹”全詩
行階方識雨,訊客始知雷。
濕柳數聲滴,泫花一朵開。
向人曾乞竹,宜趁此時栽。
分類:
《晨起》袁中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晨起》是明代袁中道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醉境直連夢,朦朧暗自猜。
行階方識雨,訊客始知雷。
濕柳數聲滴,泫花一朵開。
向人曾乞竹,宜趁此時栽。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清晨起床的景象,描繪了一幅朦朧的畫面。詩人醒來后,迷迷糊糊的仿佛還沉浸在夢境之中,對現實有些模糊不清。當他走下臺階時,才意識到雨水已經下過了,而他之前并沒有察覺到。等待了訪客的到來,才知道一聲雷鳴已經打破了寧靜。潮濕的柳樹滴下幾聲水滴,含淚的花朵在晨光中綻放。詩人曾經向別人乞求過竹子,現在正是適合種植的時候。
賞析:
這首詩以清晨的景象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思考。詩人在醒來的瞬間,仿佛還沉浸在夢境之中,自己的感知和現實之間存在一種模糊的界限。這種模糊的感覺傳達了詩人清晨剛醒時思緒未定的狀態,具有一定的幻覺色彩。
在詩中,詩人通過描繪行階和雨水,展現了大自然的變化和氣象的奇妙。詩人步出房門,才發現雨水已經下過,這種感知的延遲也讓人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和詩人與自然的交互。
詩中出現的柳樹滴水和含淚的花朵,給人以清新的感覺。柳樹滴水聲的出現,使詩人意識到大自然的微妙變化,而含淚的花朵則給人以一種深情的意象,透露出一種對生命和自然的癡迷和欣賞。
最后,詩人提到曾經向人乞求過竹子,暗示著對于自然的熱愛和渴望。此時正是種植竹子的好時機,詩人希望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將竹子種植下去,寄托了自己對于美好生活和未來的期許。
整首詩以簡練、自然的語言,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于自然、時間和生活的感悟,給人以靜謐、清新的感受。詩人在自然中尋找靈感,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啟發了人們對于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向人曾乞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qǐ
晨起
zuì jìng zhí lián mèng, méng lóng àn zì cāi.
醉境直連夢,朦朧暗自猜。
xíng jiē fāng shí yǔ, xùn kè shǐ zhī léi.
行階方識雨,訊客始知雷。
shī liǔ shù shēng dī, xuàn huā yī duǒ kāi.
濕柳數聲滴,泫花一朵開。
xiàng rén céng qǐ zhú, yí chèn cǐ shí zāi.
向人曾乞竹,宜趁此時栽。
“向人曾乞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