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霧傍潭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陰霧傍潭升”全詩
哀湍觸石響,陰霧傍潭升。
馬飲秦時浪,狐聽漢代冰。
若非班定遠,于此淚難勝。
分類:
《隴頭水》李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隴頭水》是明代李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隴阪郁崚嶒,
征人望五陵。
哀湍觸石響,
陰霧傍潭升。
馬飲秦時浪,
狐聽漢代冰。
若非班定遠,
于此淚難勝。
詩詞表達了作者在隴頭水旁思念故鄉和遠方的情感。下面是對詩詞詩意和賞析的分析:
詩詞以隴頭水為背景,描繪了作者身處隴阪(隴山山脈)之間,遠離家鄉,眺望著五陵之地(指陜西的秦陵、漢陵等地)。在這景色之中,詩人感受到一種無法言喻的哀傷。
第二句中的“哀湍觸石響”描述了水流湍急,撞擊著石頭發出悲哀的聲音。接著,第三句中的“陰霧傍潭升”描繪了湖水上升的霧氣,給整個場景增添了一種幽暗的氛圍。
第四句中的“馬飲秦時浪,狐聽漢代冰”通過馬喝水和狐貍聆聽冰上的聲音來暗示著歷史的變遷。馬喝水時的浪花象征著秦朝的時代,狐貍聆聽冰上聲音則代表了漢朝的時代。這一描寫將詩人所處的隴頭水與歷史聯系起來,表達了對過去興衰的思考。
最后兩句“若非班定遠,于此淚難勝”,表達了詩人對班定遠(指明代著名將領班超和李廣的后裔)的敬仰之情。詩人認為,只有班定遠才能理解他此時的悲傷與思念,其他人難以體會。
整首詩詞情感沉郁,以景物描寫抒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和對歷史的思考。通過水的形象和歷史的隱喻,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的敬仰和對離別的痛苦。這首詩詞具有明代詩歌的特點,注重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通過意象的運用,使作品更加深刻和感人。
“陰霧傍潭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ǒng tóu shuǐ
隴頭水
lǒng bǎn yù léng céng, zhēng rén wàng wǔ líng.
隴阪郁崚嶒,征人望五陵。
āi tuān chù shí xiǎng, yīn wù bàng tán shēng.
哀湍觸石響,陰霧傍潭升。
mǎ yǐn qín shí làng, hú tīng hàn dài bīng.
馬飲秦時浪,狐聽漢代冰。
ruò fēi bān dìng yuǎn, yú cǐ lèi nán shèng.
若非班定遠,于此淚難勝。
“陰霧傍潭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