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繞漢水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先繞漢水行”全詩
鐘山危波瀾,傾側駭奔鯨。
黃旗一掃蕩,割壤開吳京。
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
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群英。
地扇鄒魯學,詩騰顏謝名。
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
欲尋廬峰頂,先繞漢水行。
香爐紫煙滅,瀑布落太清。
若攀星辰去,揮手緬含情。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留別金陵諸公》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留別金陵諸公》的中文譯文大致如下:
海水昔飛動,三龍紛戰爭。
曾經海水翻涌,三條巨龍激戰不休。
鐘山危波瀾,傾側駭奔鯨。
鐘山上風浪巨大,令人震驚的鯨魚急奔。
黃旗一掃蕩,割壤開吳京。
黃旗一揮,蕩平敵國,吳都京城開放。
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
六代更迭,霸王的遺跡依然可見都城。
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群英。
至今在秦淮河間,禮樂之風仍然繁茂,英才輩出。
地扇鄒魯學,詩騰顏謝名。
才子們聚集在鄒魯學堂,他們以詩歌聞名于世。
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
五月時金陵西,我在白下亭和祖余見面。
欲尋廬峰頂,先繞漢水行。
想要登上廬山之巔,首先要繞過漢水而行。
香爐紫煙滅,瀑布落太清。
香爐上的紫煙消散,瀑布傾瀉而下,清澈見底。
若攀星辰去,揮手緬含情。
如果我要攀登星辰,向你們揮手告別,深深地懷念之情。
這首詩描繪了歷史上金陵(今南京)的景象和歷史事件。詩中借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海水和龍的戰爭,表達了一個時代的動蕩和戰亂。通過描寫黃旗掃蕩、割壤開吳京的情景,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政權更迭的歷史。同時,詩中也展示了金陵地區的文化和人才薈萃的風貌,描述了秦淮河畔的美景和樂舞風華。詩人最后表達了自己對金陵離別的感慨和思念之情。整首詩意蘊含豐富,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有對美景和才華的贊美,展現了詩人的情感與思考。
“先繞漢水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bié jīn líng zhū gōng
留別金陵諸公
hǎi shuǐ xī fēi dòng, sān lóng fēn zhàn zhēng.
海水昔飛動,三龍紛戰爭。
zhōng shān wēi bō lán, qīng cè hài bēn jīng.
鐘山危波瀾,傾側駭奔鯨。
huáng qí yī sǎo dàng, gē rǎng kāi wú jīng.
黃旗一掃蕩,割壤開吳京。
liù dài gèng bà wáng, yí jī jiàn dū chéng.
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
zhì jīn qín huái jiān, lǐ yuè xiù qún yīng.
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群英。
dì shàn zōu lǔ xué, shī téng yán xiè míng.
地扇鄒魯學,詩騰顏謝名。
wǔ yuè jīn líng xī, zǔ yú bái xià tíng.
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
yù xún lú fēng dǐng, xiān rào hàn shuǐ xíng.
欲尋廬峰頂,先繞漢水行。
xiāng lú zǐ yān miè, pù bù luò tài qīng.
香爐紫煙滅,瀑布落太清。
ruò pān xīng chén qù, huī shǒu miǎn hán qíng.
若攀星辰去,揮手緬含情。
“先繞漢水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