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愁白帝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遙愁白帝猿”全詩
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園。
我去黃牛峽,遙愁白帝猿。
贈君卷葹草,心斷竟何言。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留別龔處士》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留別龔處士
龔子棲身恬靜處,遠離紛擾喧囂之地。
在柳樹深處是陶令的宅院,在竹林深處是辟疆的園地。
我將前往黃牛峽,遠遠地懷念白帝山的猿猴。
送給你一卷葹草,心思無法盡述。
詩意和賞析:
這首唐代李白的《留別龔處士》是一首別離感十分濃烈的詩。詩中描寫了龔處士隱居于深山之中,遠離塵囂的生活情景。柳樹深處是陶令的宅院,竹林深處是辟疆的園地,這些都表達了龔處士舒適的居住環境和遠離世俗的選擇。
在詩的最后,李白表達了自己要去黃牛峽的想法,但同時也感嘆自己懷念白帝山的猿猴。這里的猿猴可以理解為象征著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李白的思念則是他對于自由和本心的向往。
最后兩句“贈君卷葹草,心斷竟何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惆悵,送給龔處士一卷葹草,暗示詩人詩才的延續,同時也道出了心意無法言表的哀嘆。
整首詩以簡練而優美的語言,清新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于安逸寧靜生活的向往,對于自由心靈的追求。通過描繪深山幽谷,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疏離感和對自然純凈之美的贊嘆。同時,詩中流露出的別離之情和思念之情也增添了一絲憂傷和凄涼之感。整首詩情感真摯,畫面感強烈,給人以余韻悠長的美感。
“遙愁白帝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bié gōng chǔ shì
留別龔處士
gōng zi qī xián dì, dōu wú rén shì xuān.
龔子棲閑地,都無人世喧。
liǔ shēn táo lìng zhái, zhú àn pì jiāng yuán.
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園。
wǒ qù huáng niú xiá, yáo chóu bái dì yuán.
我去黃牛峽,遙愁白帝猿。
zèng jūn juǎn shī cǎo, xīn duàn jìng hé yán.
贈君卷葹草,心斷竟何言。
“遙愁白帝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