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樹通樵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草樹通樵采”全詩
馴禽來鶴鶴,野水進徐徐。
草樹通樵采,桑麻有老鋤。
猶言民未樂,更待寢刑書。
分類:
《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陳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我愛仙居好,園池日退居。
馴禽來鶴鶴,野水進徐徐。
草樹通樵采,桑麻有老鋤。
猶言民未樂,更待寢刑書。
中文譯文:
我喜愛仙居的美好,園池日漸安寧。
馴養禽鳥,白鶴相伴,野水悄然流入。
草木郊野中,被伐采的聲音相通,桑麻種植有老農耕作。
然而仍有人民不得安樂,還需等待廢除刑罰的書法。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陳襄所作,題為《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詩人以仙居為題材,表達了對這個地方的喜愛和向往之情。
詩的開篇,詩人直接表達了自己對仙居的喜愛,稱其為"好",并描述園池的景色日漸寧靜,暗示了仙居的和平安寧之境。
接下來,詩人以馴養禽鳥、來訪的白鶴為描寫對象,表現了仙居的祥和氛圍。野水緩緩流入,又增添了一絲寧靜與秀美的景象。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繪了仙居的田園景色。草木茂盛的郊野中,傳來伐木和采摘的聲音,形成一幅勤勞安逸的田園圖景。桑麻有老農在耕作,表達了農田的豐收和人們的生活安穩。
然而,在最后兩句中,詩人引入了一絲憂慮。他說"猶言民未樂,更待寢刑書",意味著盡管仙居具有這樣的美景和寧靜,但人民的幸福感和快樂尚未實現,還需要等待廢除刑罰的法律來保障人民的權益。這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的關切和對人民幸福的期盼。
整首詩通過對仙居的描繪,展示了一個寧靜、美好的田園景象,同時也透露出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和對人民福祉的關注。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表達,詩人成功地傳達了自己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期待。
“草樹通樵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èng hóng zhōng xiān jū shí yī shǒu
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wǒ ài xiān jū hǎo, yuán chí rì tuì jū.
我愛仙居好,園池日退居。
xún qín lái hè hè, yě shuǐ jìn xú xú.
馴禽來鶴鶴,野水進徐徐。
cǎo shù tōng qiáo cǎi, sāng má yǒu lǎo chú.
草樹通樵采,桑麻有老鋤。
yóu yán mín wèi lè, gèng dài qǐn xíng shū.
猶言民未樂,更待寢刑書。
“草樹通樵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