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滿意彷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官滿意彷徨”全詩
諸生令講藝,童子俾升堂。
買地興民學,驅車下黨庠。
三年邑未化,官滿意彷徨。
分類:
《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陳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是宋代陳襄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仙居的熱愛和對教育的推崇。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愛仙居好,隆儒大方。
諸生令講藝,童子俾升堂。
買地興民學,驅車下黨庠。
三年邑未化,官滿意彷徨。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仙居的熱愛之情,仙居被描述為美好、充滿儒雅氣息的地方。作者提到了諸生(指學生)在這里進行學術交流,童子(指年幼的學生)也得以進入堂堂上課。他還提到了買地興辦民間學校,以及自己驅車下鄉去到黨庠(即官辦學校)講學。然而,作者提到自己已經在這里度過了三年,但仙居的教育尚未完全發展起來,官方對此的態度也不明確,這使得作者感到彷徨和困惑。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陳襄對仙居的熱愛和對教育的推崇。他對仙居的美好環境進行了描繪,其中融入了儒家的文化氛圍。詩中提到的諸生和童子代表了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都在這里接受教育。作者還提到了買地興辦民間學校的舉措,顯示他對教育事業的支持和推動。然而,作者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對仙居教育發展緩慢和官方態度不明確的憂慮。這反映了作者對教育事業的期望和對官方的期待,同時也折射出社會中教育改革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既表達了作者對仙居的喜愛之情,又探討了教育問題,展現了作者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和對現狀的思考。它反映了宋代社會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
“官滿意彷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èng hóng zhōng xiān jū shí yī shǒu
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wǒ ài xiān jū hǎo, lóng rú dà fāng.
我愛仙居好,隆儒大方。
zhū shēng lìng jiǎng yì, tóng zǐ bǐ shēng táng.
諸生令講藝,童子俾升堂。
mǎi dì xìng mín xué, qū chē xià dǎng xiáng.
買地興民學,驅車下黨庠。
sān nián yì wèi huà, guān mǎn yì páng huáng.
三年邑未化,官滿意彷徨。
“官滿意彷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