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為口腹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為口腹謀”全詩
明尚可得求,填海何時成。
我觀飛鳴族,一一各有營。
但為口腹謀,遂爾遺其名。
分類: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戴表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是宋代詩人戴表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精衛勇填海,鹖旦苦求明。
明尚可得求,填海何時成。
我觀飛鳴族,一一各有營。
但為口腹謀,遂爾遺其名。
譯文:
山中的玩物雜言,共有十首。
精衛勇敢地填海,鹖旦苦苦追求光明。
光明尚可得到,但填海何時才能完成呢?
我觀察飛鳴的族群,一個個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標。
但只為了吃喝而謀劃,結果卻遺忘了他們的名字。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山中的玩物們的自身境遇和心態。詩人以精衛和鹖旦作為象征,表達了人類對于追求美好和光明的不懈努力。精衛填海的形象象征著堅韌和勇敢,而鹖旦苦求明則代表對光明的追求。然而,詩人也暗示了一種無限期待的狀態,無論是精衛的填海還是鹖旦的求明,都面臨著未知的完成時機。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將目光轉向飛鳴的族群,暗示人們過于注重物質生活,只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忽略了自己的真正價值和使命。他們追求的只是短暫的滿足,卻忽略了留下真正有意義的事物和名聲。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精衛和鹖旦的描寫,以及對飛鳴族群的觀察,表達了人們對于追求美好和光明的努力和追求,以及對物質欲望的過度追求所帶來的遺憾。詩中的山中玩物可以被理解為人類在塵世間的種種追求和努力,而填海和求明則象征著對于理想和完美的追求。
詩人通過對填海和求明的反問,表達了對于未知結果的無限期待和焦慮。他提醒人們要反思自己的追求和欲望,不要為了膚淺的滿足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深刻的哲理,使人們深思追求與滿足之間的平衡,以及在追求中保持清醒和明智。這首詩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對于人生和境遇的思考和反思,具有一定的哲學和人生觀的意味。
“但為口腹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wán wù zá yán shí shǒu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jīng wèi yǒng tián hǎi, hé dàn kǔ qiú míng.
精衛勇填海,鹖旦苦求明。
míng shàng kě dé qiú, tián hǎi hé shí chéng.
明尚可得求,填海何時成。
wǒ guān fēi míng zú, yī yī gè yǒu yíng.
我觀飛鳴族,一一各有營。
dàn wèi kǒu fù móu, suì ěr yí qí míng.
但為口腹謀,遂爾遺其名。
“但為口腹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