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局手澤蒼苔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局手澤蒼苔乾”全詩
恒河月滿三千界,大樹云樓五百尊。
辟支臘現赤蛇死,玉局手澤蒼苔乾。
老僧出定蟠龍吼,喚醒諸寮佛子孫。
分類:
《凌源閣》戴應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凌源閣》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戴應魁。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佛教元素,展現了一種寧靜、超越世俗的境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天風吹鈴語不煩,
菩提樹杪碧闌干。
恒河月滿三千界,
大樹云樓五百尊。
辟支臘現赤蛇死,
玉局手澤蒼苔乾。
老僧出定蟠龍吼,
喚醒諸寮佛子孫。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以自然景觀和佛教意象來表達對超脫塵世的追求。
詩詞的賞析如下:
首先,詩詞開篇以"天風吹鈴語不煩"來描繪一種寧靜的氛圍。這句意味著天上的風吹過,風鈴的聲音清悅動聽,沒有絲毫的煩惱。這里的"鈴語"可以引申為佛法的教誨,暗示了一種追求心靈寧靜的境界。
接下來,詩詞描述了"菩提樹杪碧闌干"的景象。菩提樹是佛教中的象征,它的頂端代表著智慧的巔峰。碧闌干則是指菩提樹的頂端,意味著作者追求智慧和覺悟的精神高地。
接著,詩詞中出現了"恒河月滿三千界,大樹云樓五百尊"的描繪。恒河是印度教和佛教中的圣河,象征著無邊無際的宇宙。這里的"三千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三千大千世界,而"大樹云樓五百尊"則是佛教中描述的佛陀在菩提樹下的修行場景。通過這樣的描繪,詩詞展現了作者對佛教信仰和對超越世俗的渴望。
隨后,詩詞中出現了"辟支臘現赤蛇死,玉局手澤蒼苔乾"的意象。這里的"辟支臘"是佛教中的神通,而"赤蛇死"則是這種神通的表現。"玉局"是佛教中指代觀音菩薩的稱呼。這兩句詩描繪了一種神奇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佛法奇跡和神通力量的稱贊。
最后,詩詞以"老僧出定蟠龍吼,喚醒諸寮佛子孫"作為結尾。這句描述了一位老僧從禪定中出來,發出蟠龍般的吼聲,以喚醒佛教寺院中的僧侶和信徒。這里的"蟠龍吼"象征著佛法的啟示和智慧的傳播。整首詩以此結尾,表達了作者對佛教修行者的期望和鼓勵。
總的來說,詩詞《凌源閣》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佛教意象,表達了作者對超脫塵世的追求和對佛教智慧的崇敬。詩中展現了一種寧靜、超越世俗的境界,以及對佛法奇跡和神通力量的稱贊。通過這些描寫,詩詞呈現了一種虔誠、深邃的佛教意境,引導讀者思考人生的真諦和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智慧。
“玉局手澤蒼苔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g yuán gé
凌源閣
tiān fēng chuī líng yǔ bù fán, pú tí shù miǎo bì lán gān.
天風吹鈴語不煩,菩提樹杪碧闌干。
héng hé yuè mǎn sān qiān jiè, dà shù yún lóu wǔ bǎi zūn.
恒河月滿三千界,大樹云樓五百尊。
pì zhī là xiàn chì shé sǐ, yù jú shǒu zé cāng tái gān.
辟支臘現赤蛇死,玉局手澤蒼苔乾。
lǎo sēng chū dìng pán lóng hǒu, huàn xǐng zhū liáo fó zǐ sūn.
老僧出定蟠龍吼,喚醒諸寮佛子孫。
“玉局手澤蒼苔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