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龍山中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龍山中居”全詩
風云幾聚散,田野正辛苦。
神仙地位高,使爾司下土。
分類:
作者簡介(鄧牧)
鄧牧(1246—1306),元代思想家。字牧心,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十余歲,讀《莊》、《列》,悟文法,下筆多仿古作。
《九鎖山十詠·龍洞》鄧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鎖山十詠·龍洞》是宋代詩人鄧牧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龍山中居,
出山作霖雨。
風云幾聚散,
田野正辛苦。
神仙地位高,
使爾司下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山中景色,以及山中某個地方名為龍洞的自然景觀。詩人通過描寫山中的天氣、風云變幻和田野勞作的辛苦,表達了自然界的循環和人們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最后兩句表現了神仙地位崇高,似乎是在向神仙致敬,同時也體現了人們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山中的景色和自然現象。首句“老龍山中居”給人一種寧靜和古老的感覺,暗示了詩人的居住地點。接著,詩人描述了山中的一場雨,以“霖雨”形容其密集而持久。通過描寫風云幾聚散,詩人表現了天氣的變化無常,以及自然界中持續的變化和循環。
接下來的兩句“田野正辛苦”表達了農民在田間勞作的辛勤付出,強調了他們對自然的依賴和勞作的艱辛。最后兩句“神仙地位高,使爾司下土”則展示了神仙地位的崇高,暗示了神仙對自然界的掌控力量。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山中景色和自然現象的描繪,表達出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和人們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它讓人們反思自然界的變化和循環,以及人類在其中的微小和脆弱。這首詩詞通過短小精悍的文字,勾勒出一幅自然界的畫卷,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老龍山中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suǒ shān shí yǒng lóng dòng
九鎖山十詠·龍洞
lǎo lóng shān zhōng jū, chū shān zuò lín yǔ.
老龍山中居,出山作霖雨。
fēng yún jǐ jù sàn, tián yě zhèng xīn kǔ.
風云幾聚散,田野正辛苦。
shén xiān dì wèi gāo, shǐ ěr sī xià tǔ.
神仙地位高,使爾司下土。
“老龍山中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