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虛無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沆瀣虛無外”全詩
疏鐘五更月,殘夢萬松風。
沆瀣虛無外,凄清頃刻中。
火輪欲飛動,滟滟紫霄東。
分類:
《鈐岡早行》鄧南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鈐岡早行》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鄧南秀。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漁照滅不滅,水光空復空。
疏鐘五更月,殘夢萬松風。
沆瀣虛無外,凄清頃刻中。
火輪欲飛動,滟滟紫霄東。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清晨行走在鈐岡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情緒。以下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的開首兩句"漁照滅不滅,水光空復空"描繪了早晨的景色。"漁照"指的是漁民們使用的燈,這里指燈火漸漸熄滅,與水面上的光影空滅相呼應。這種描寫有一種靜謐和寂靜的感覺,使人感受到清晨的寧靜。
接下來的兩句"疏鐘五更月,殘夢萬松風"描繪了清晨的環境聲音。"疏鐘"指的是敲擊的鐘聲,五更指的是凌晨五點,而"殘夢"和"萬松風"則象征著清晨微風中的夢境。這里的描寫使人感受到時間的流動和寧靜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沆瀣虛無外,凄清頃刻中"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沆瀣"意指虛幻和虛無,這里指的是周圍的景物和事物都顯得虛幻不實。"凄清"則意味著清冷和寂寥。這些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世間萬象的虛幻感受和對于世俗的超越,以及內心的孤獨和思考。
最后兩句"火輪欲飛動,滟滟紫霄東"描繪了朝陽初升的景象。"火輪"指的是太陽,"滟滟紫霄東"則描繪了太陽升起時的壯麗景象。這里的描寫給人以一種激動和奇妙的感受,象征著新的一天的開始和希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清晨景色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于虛幻世界和超越世俗的思考,以及對新的一天的期待和希望。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沆瀣虛無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án gāng zǎo xíng
鈐岡早行
yú zhào miè bù miè, shuǐ guāng kōng fù kōng.
漁照滅不滅,水光空復空。
shū zhōng wǔ gēng yuè, cán mèng wàn sōng fēng.
疏鐘五更月,殘夢萬松風。
hàng xiè xū wú wài, qī qīng qǐng kè zhōng.
沆瀣虛無外,凄清頃刻中。
huǒ lún yù fēi dòng, yàn yàn zǐ xiāo dōng.
火輪欲飛動,滟滟紫霄東。
“沆瀣虛無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