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緱氏鳳聲方未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緱氏鳳聲方未已”全詩
云鬟待駕輕飛輦,月鏡催妝淺步羅。
緱氏鳳聲方未已,漢庭鸞使更相過。
佳期只恐箕星妒,風雨休教浪作波。
分類:
《七夕》鄧氏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夕》是一首明代的詩詞,作者是鄧氏。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誰派遣鵲梁穿越絳河,
靈妃應該早就停下了紡車。
云鬟等待輕飛的駕輦,
月鏡催促妝容,淺步羅。
緱氏的鳳凰之聲還未停止,
漢庭的鸞使再次經過。
美好的時光只怕牽牛星吃醋,
風雨不要讓波浪翻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的景象。七夕節又稱中國情人節,傳說中牛郎織女在這一天相會,象征著愛情和浪漫。詩人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七夕節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賞析:
這首詩詞以優美的語言和巧妙的意象,傳遞出七夕節的浪漫情調和對愛情的向往。詩中描繪了一幅宮廷中的場景,靈妃停下了紡車,等待著牛郎的到來。她披著云鬟,站在輕盈的駕輦上,月亮的倒影在她的臉上催促著她化妝。同時,緱氏的琴聲還在回蕩,漢庭的使者也在經過。詩人通過這些細節,將七夕節的浪漫氛圍展現得淋漓盡致。
詩中還出現了箕星,箕星是牽牛星座中的一顆星,傳說中是牛郎織女相會的媒人。詩人擔心箕星妒忌他們的相會,希望風雨不要讓波浪翻騰,不要干擾他們的美好時刻。這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珍視和對幸福時刻的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美妙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七夕節的美好祝愿和對愛情的向往,展現了濃郁的浪漫情調。
“緱氏鳳聲方未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xī
七夕
shuí qiǎn què liáng guàn jiàng hé, líng fēi yìng shì zǎo tíng suō.
誰遣鵲梁貫絳河,靈妃應是早停梭。
yún huán dài jià qīng fēi niǎn, yuè jìng cuī zhuāng qiǎn bù luó.
云鬟待駕輕飛輦,月鏡催妝淺步羅。
gōu shì fèng shēng fāng wèi yǐ, hàn tíng luán shǐ gèng xiāng guò.
緱氏鳳聲方未已,漢庭鸞使更相過。
jiā qī zhǐ kǒng jī xīng dù, fēng yǔ xiū jiào làng zuò bō.
佳期只恐箕星妒,風雨休教浪作波。
“緱氏鳳聲方未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