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旛旛晴后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旛旛晴后見”全詩
旛旛晴后見,鐘磬夜中聞。
野碓閑春水,春橋冷度云。
庭空游客散,鳴鳥自呼群。
分類:
《槐林院二首》鄧犀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槐林院二首》是宋代鄧犀如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竹樹參差合,川原遠近分。
旛旛晴后見,鐘磬夜中聞。
野碓閑春水,春橋冷度云。
庭空游客散,鳴鳥自呼群。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槐林院的景象。竹樹錯落有致地交織在一起,使得院子中的川原被分隔成遠近不同的景色。晴天之后,遠遠可以看到旗幟飄揚;夜晚時分,可以聽到鐘磬的聲音。野碓在寧靜的春水旁邊閑置著,春橋上冷冷清清地經過云彩。庭院空曠,游客已經散去,只有鳴鳥自發地聚集成群。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筆觸描繪了槐林院的景色和氛圍,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文環境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寂靜寧謐之境的向往。詩中使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將竹樹的參差錯落與川原的遠近分隔相對比,旗幟與鐘磬的顯現與聽聞形成鮮明的對比,野碓與春橋的冷清與寂靜對比,庭院的空曠與鳴鳥的自發聚集形成生動的對比。這些對比和意象的運用,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韻味和意境,展現了鄧犀如對于自然與人文的細膩觀察和感受。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對寧靜、寂靜之境的向往,展現了槐林院的靜謐和生活的安寧。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悠然自得、恬淡寧靜的生活態度,讓人感受到一種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意境。
“旛旛晴后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lín yuàn èr shǒu
槐林院二首
zhú shù cēn cī hé, chuān yuán yuǎn jìn fēn.
竹樹參差合,川原遠近分。
fān fān qíng hòu jiàn, zhōng qìng yè zhōng wén.
旛旛晴后見,鐘磬夜中聞。
yě duì xián chūn shuǐ, chūn qiáo lěng dù yún.
野碓閑春水,春橋冷度云。
tíng kōng yóu kè sàn, míng niǎo zì hū qún.
庭空游客散,鳴鳥自呼群。
“旛旛晴后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