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經行此未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太守經行此未嘗”全詩
翩翩商楫來谿口,隱隱耕犁入富陽。
市肆凋疏隨浦盡,山峰重疊傍江長。
民瞻熊軾咸相謂,太守經行此未嘗。
分類:
《過漁浦作》刁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漁浦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刁約。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望著越州和杭州,宛如一水相望,渡口人物微小模糊。輕盈的商船駛向溪口,隱約可見農夫的犁耕進入富陽。市場冷清,隨著漁浦的盡頭,山峰重疊依靠江邊延伸。百姓都仰望著熊軾,相互交談,太守平日常常經過這里,但從未停留。
詩意:
《過漁浦作》通過描繪漁浦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越州和杭州的思念之情。詩中展現了漁浦的繁華與凋敝、自然與人文的交融,以及太守與百姓之間的關系。通過這些描寫,詩人傳達了一種對故鄉的眷戀和對社會變遷的感慨之情。
賞析:
1. 自然寫景:詩中通過描繪越州和杭州的景色,以及漁浦的水船、犁耕和山峰,展現了自然界的美景。通過細膩的描繪,讀者可以感受到水天一色、山水交融的壯麗景象。
2. 社會變遷:詩中提到市肆凋疏,暗示了漁浦曾經的繁華已經逐漸消退,市場冷清。這反映了社會變遷和經濟發展的轉變,讓人不禁思考時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
3. 文人情懷:詩中提到民瞻熊軾,太守經行此未嘗,表達了百姓對熊軾的景仰和期望,同時也揭示了太守的行事作風。這種對仕途和政治的隱晦諷刺,體現了文人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社會變遷,以及通過對太守和百姓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對社會變遷的感慨,以及對仕途和政治的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該詩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懷和對人生的思索。
“太守經行此未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yú pǔ zuò
過漁浦作
yī shuǐ xiàng wàng yuè yǔ háng, dù tóu rén wù jiàn wēi máng.
一水相望越與杭,渡頭人物見微茫。
piān piān shāng jí lái xī kǒu, yǐn yǐn gēng lí rù fù yáng.
翩翩商楫來谿口,隱隱耕犁入富陽。
shì sì diāo shū suí pǔ jǐn, shān fēng chóng dié bàng jiāng zhǎng.
市肆凋疏隨浦盡,山峰重疊傍江長。
mín zhān xióng shì xián xiāng wèi, tài shǒu jīng xíng cǐ wèi cháng.
民瞻熊軾咸相謂,太守經行此未嘗。
“太守經行此未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