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誰識紅塵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人誰識紅塵處”全詩
地連佛寺樓臺古,泉落山田稻蟹肥。
曉徑忽穿清氣入,夜船多載白云歸。
世人誰識紅塵處,終老功名未拂衣。
分類:
《題慧山翠麓亭》丁寶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慧山翠麓亭》是宋代丁寶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諦看軒軒面翠微,
深入欣賞亭臺間的翠綠景色,
暫來登此已忘機。
一時間忘卻了塵世的紛擾。
地連佛寺樓臺古,
此地與古老的佛寺樓臺相連,
泉落山田稻蟹肥。
清泉從山間流淌,山田豐饒,蟹肥美味。
曉徑忽穿清氣入,
清晨小徑忽然穿越清新的空氣,
夜船多載白云歸。
夜晚的船只載滿了歸來的白云。
世人誰識紅塵處,
世人誰能理解紅塵中的境況,
終老功名未拂衣。
縱然終老,功名未能輕棄。
詩意和賞析:
《題慧山翠麓亭》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的景色,并表達了詩人對紛擾世事的超脫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
詩中的翠麓亭是一個靜謐的地方,被翠綠的景色所環繞。詩人在此登高遠眺,欣賞著美景,情不自禁地將塵世的煩惱忘卻。古老的佛寺樓臺與這片地方相連,給人一種寧靜和古樸的感覺。山間的清泉流淌,山田豐饒,蟹肥美味,展現出豐收的喜悅與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中還描繪了清晨的小徑穿越清新的空氣,夜晚的船只載滿了歸來的白云,這些畫面給人以寧靜和安詳的感受。然而,詩人深思熟慮地指出,世人很少能夠真正理解紛擾世事的真相,紅塵中的境況往往被人們忽略或誤解。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即便是終老,也不愿將功名拂去。
整首詩詞以山水田園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事境況,抒發了詩人對塵世的超然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這種超脫和淡泊的心境,使詩詞散發出一種寧靜和雅致的氛圍,引導讀者反思紛繁世事,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淡泊。
“世人誰識紅塵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uì shān cuì lù tíng
題慧山翠麓亭
dì kàn xuān xuān miàn cuì wēi, zàn lái dēng cǐ yǐ wàng jī.
諦看軒軒面翠微,暫來登此已忘機。
dì lián fó sì lóu tái gǔ, quán luò shān tián dào xiè féi.
地連佛寺樓臺古,泉落山田稻蟹肥。
xiǎo jìng hū chuān qīng qì rù, yè chuán duō zài bái yún guī.
曉徑忽穿清氣入,夜船多載白云歸。
shì rén shuí shí hóng chén chù, zhōng lǎo gōng míng wèi fú yī.
世人誰識紅塵處,終老功名未拂衣。
“世人誰識紅塵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