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南星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大火南星月”全詩
大火南星月,長郊北路難。
殷王期負鼎,汶水起垂竿。
莫學東山臥,參差老謝安。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送梁四歸東平》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梁四歸東平》
玉壺挈美酒,送別強為歡。
大火南星月,長郊北路難。
殷王期負鼎,汶水起垂竿。
莫學東山臥,參差老謝安。
中文譯文:攜帶著美酒的玉壺,送別時勉強表示歡愉。
大火向南燃燒,星月依然明亮,長郊北方的路非常艱難。
殷紂王和負鼎而死的呂后有相似的命運,豫水也發展成重要的航運線。
不要效仿東山,沉溺于安逸,而是像謝安一樣保持機警警覺。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是李白為了送別梁四而作的。詩中用玉壺挈美酒的形象,表達出他送行時雖然心中不舍,但仍然迫于情場的禮儀,表演著敷衍的歡樂。詩的前兩句寫出了離別的場景,后兩句則通過居民們對大火和星月的無動于衷,來反襯實際情況的困難和苦難。
接下來,詩人用殷王負鼎和汶水起垂竿的典故,來比喻梁四將要面臨的艱難和坎坷。殷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殘暴暴君,而呂后是漢朝時期的強勢女性,這兩個人物都以不幸的結局告終。通過引用這兩個故事,詩人隱含表達了對梁四在遠行中遭遇挫折的擔憂與忠告。
最后一句“莫學東山臥,參差老謝安”,詩人表達了送行者對梁四的期望和勸告。東山指的是東漢末年的名士劉備,他以逸待勞,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而老謝安則是晉朝時的名相,他提倡實干精神,力行政務,備受人們推崇。通過這兩個人物的對比,詩人告誡梁四不要沉迷于平靜安逸的生活,而是要像謝安一樣勤奮努力,積極擔當。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送別場景,以及引用歷史典故和人物對比,表達了送別者對梁四的關切和期望,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現實困境的觀察和思考。
“大火南星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iáng sì guī dōng píng
送梁四歸東平
yù hú qiè měi jiǔ, sòng bié qiáng wèi huān.
玉壺挈美酒,送別強為歡。
dà huǒ nán xīng yuè, zhǎng jiāo běi lù nán.
大火南星月,長郊北路難。
yīn wáng qī fù dǐng, wèn shuǐ qǐ chuí gān.
殷王期負鼎,汶水起垂竿。
mò xué dōng shān wò, cēn cī lǎo xiè ān.
莫學東山臥,參差老謝安。
“大火南星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