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在甘棠蔭里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總在甘棠蔭里行”全詩
翱翔忽看天邊舉,天去從教境上爭。
玉笥江山應改色,青原風月未忘情。
兩邦父老休啼哭,總在甘棠蔭里行。
分類:
《送戴太博》杜司直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戴太博》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杜司直。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送戴太博
昨天他題輿政未成,
鄰國已經送來竹子表示歡迎。
它們飛翔時突然看見天邊舉起,
天空離去時要求境界上的爭斗。
玉笥江山應該改變顏色,
青原的風景和月光不會忘記這情感。
兩國的長者們不必哭泣,
總是在甘棠樹的蔭下行走。
詩意: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送行的場景,詩人送別戴太博。在昨天,戴太博剛剛完成了一篇關于輿論政治的題目,還未完成。然而,鄰國已經送來了竹子作為歡迎的禮物。當竹子翱翔飛舞時,突然看到天空的變化,預示著天空即將離去,希望引發境界上的爭斗。
詩人通過描繪江山的玉笥(可能指寶貴的財富)和青原(指美麗的鄉村景色)來表達,江山應該因此事件而改變顏色,而青原的風景和月光將永遠保留對這段情感的記憶。
最后,詩人安慰兩國的長者們,告訴他們不必哭泣,因為他們總是在甘棠樹的蔭下行走,這里象征著和平和幸福。
賞析:這首詩詞運用了詩人細膩的描寫和象征意義的運用,通過對送行場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和平的渴望。詩人通過描述竹子翱翔的場景,以及天空離去時的要求境界上的爭斗,表達了對友邦間的關系和爭斗的思考。
詩中的玉笥和青原則象征著財富和美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兩國友誼的重視,以及希望這段友誼能夠改變世界的期望。
最后,詩人通過安慰兩國的長者們,表達了對和平與幸福的向往,將甘棠樹的蔭作為象征,傳遞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象征意義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平和美好生活的思考和向往,給人以深思和感動。
“總在甘棠蔭里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ài tài bó
送戴太博
zuó zhě tí yú zhèng wèi chéng, lín fēng qí zhú yǐ huān yíng.
昨者題輿政未成,鄰封騎竹已歡迎。
áo xiáng hū kàn tiān biān jǔ, tiān qù cóng jiào jìng shàng zhēng.
翱翔忽看天邊舉,天去從教境上爭。
yù sì jiāng shān yīng gǎi sè, qīng yuán fēng yuè wèi wàng qíng.
玉笥江山應改色,青原風月未忘情。
liǎng bāng fù lǎo xiū tí kū, zǒng zài gān táng yīn lǐ xíng.
兩邦父老休啼哭,總在甘棠蔭里行。
“總在甘棠蔭里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