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回南澗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回南澗路”全詩
露花啼晚菊,風葉舞高梧。
日落牛羊下,天寒雁鶩呼。
卻回南澗路,暝色擁蓬廬。
分類:
《初冬郊行》范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冬郊行》是宋代文人范浚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空闊的野地上,云朵稀疏飄散,
一路行走,思緒紛紛纏繞。
露水灑在花朵上,晚秋的菊花喚醒,
風吹動高大的梧桐樹葉起舞。
太陽落山,牛羊歸下坡,
寒冷的天空中,雁鶩齊聲呼喚。
我轉身回家的南澗小路,
暮色籠罩著茅草搭建的居所。
詩意:
《初冬郊行》描繪了一個初冬的郊外景象,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和人情的思緒。詩人觀察到天空的云朵稀疏,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他在行走的過程中,思緒紛紛繞于心頭,表達了內心的郁結與思考。詩人通過描繪露水灑在花朵上,喚醒晚秋的菊花,以及風吹動高大梧桐樹葉起舞,展示了大自然中生命的活力和變化的美妙。太陽落山時,牛羊歸下坡,寒冷的天空中,雁鶩齊聲呼喚,表達了初冬時節的嚴寒和野外動物的歸巢行為。最后,詩人回到南澗小路的家中,暮色籠罩著他的茅草搭建的居所,給人一種寧靜溫馨的感覺。
賞析:
《初冬郊行》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初冬時節的自然景色和人情風物。詩人通過對自然界景象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變化和生命的律動。在詩中,詩人把自然景物與人的思緒相結合,以自然景象映射人情,表達了人在自然中的沉思和感慨。詩人的筆觸細膩而準確,通過簡短的描述,勾勒出了初冬的寒冷、菊花的傲立、樹葉的飛舞和鶩雁的歸趨,給人以生動的感受。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感受力和對人生的思考。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初冬的凜冽和生活的安寧,領略到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卻回南澗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dōng jiāo xíng
初冬郊行
kōng kuò yě yún shū, xíng xíng sī yù yū.
空闊野云疏,行行思郁紆。
lù huā tí wǎn jú, fēng yè wǔ gāo wú.
露花啼晚菊,風葉舞高梧。
rì luò niú yáng xià, tiān hán yàn wù hū.
日落牛羊下,天寒雁鶩呼。
què huí nán jiàn lù, míng sè yōng péng lú.
卻回南澗路,暝色擁蓬廬。
“卻回南澗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