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獨少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人獨少留”全詩
萬山皆在下,千里入雙眸。
馬傍松邊立,云從腳底浮。
倚天一長嘯,紅日滿滄洲。
分類:
《遇昱嶺》方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遇昱嶺》
直上最高頭,
無人獨少留。
萬山皆在下,
千里入雙眸。
馬傍松邊立,
云從腳底浮。
倚天一長嘯,
紅日滿滄洲。
中文譯文:
我直直地朝上看,
無人陪伴我獨自留。
萬山都在下方,
千里美景盡收眼底。
馬兒停在松樹旁,
云朵從腳下飄浮。
我倚天長嘯一聲,
紅日照耀滿滄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遇昱嶺》是宋代詩人方恬所作,通過描繪昱嶺之遇的壯麗景色,表達了詩人豪情壯志和對自然的贊美。
詩的第一句“直上最高頭,無人獨少留”,表現了詩人的勇氣和決心,他直視高峰,沒有留下任何人陪伴。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追求卓越、追求獨特之意。
第二句“萬山皆在下,千里入雙眸”,詩人登上昱嶺之后,俯瞰山脈,領略了廣袤的壯麗景色,千里美景盡收眼底。這里以山脈為代表,表現了大自然的壯美和廣博,也展示了詩人的胸懷和眼界。
接下來的兩句“馬傍松邊立,云從腳底浮”,通過描寫馬兒停在松樹旁邊和云朵從腳下飄浮的場景,強調了詩人身臨其境的感受和與自然的親近。這里詩人與馬兒、松樹、云朵等自然元素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
最后兩句“倚天一長嘯,紅日滿滄洲”,表現了詩人豪情萬丈的心境。詩人仰天長嘯,表達了他的豪情壯志和對自然的敬仰。紅日滿滄洲象征著光明和希望,也體現了詩人心中的志向和追求。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的心境和情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追求卓越的向往。通過與自然的融合,表達了詩人豪放不羈的氣質和對美好世界的向往。
“無人獨少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yù lǐng
遇昱嶺
zhí shàng zuì gāo tou, wú rén dú shǎo liú.
直上最高頭,無人獨少留。
wàn shān jiē zài xià, qiān lǐ rù shuāng móu.
萬山皆在下,千里入雙眸。
mǎ bàng sōng biān lì, yún cóng jiǎo dǐ fú.
馬傍松邊立,云從腳底浮。
yǐ tiān yī cháng xiào, hóng rì mǎn cāng zhōu.
倚天一長嘯,紅日滿滄洲。
“無人獨少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