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期隱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在期隱淪”全詩
軒蓋宛若夢,云松長相親。
偶將二公合,復與三山鄰。
喜結海上契,自為天外賓。
鸞翮我先鎩,龍性君莫馴。
樸散不尚古,時訛皆失真。
勿踏荒溪坡,朅來浩然津。
薜帶何辭楚,桃源堪避秦。
世迫且離別,心在期隱淪。
酬贈非炯誡,永言銘佩紳。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回復王補闕,感謝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
學好道理三千年,自稱羲和的人。
宮闕華麗猶如夢,云松長相親。
偶遇二位相合歡,又與三山為鄰。
喜結海上的約,自稱天外之客。
我的鸞翅先折斷,你的龍性不可馴服。
樸素散漫不崇古,時下謠言皆失真。
請不要踏上荒溪的陡坡,我遲來的浩然津。
什么事跡稱不上楚國的荊帶,桃源可避開秦地。
現在要分別,心卻渴望隱淪。
這是回贈,不是警告,永遠銘記在心,佩帶名貴的紳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寫給自己的一個朋友王補闕的回贈詩。詩中李白表達了與王補闕的友誼和對他的感激之情。他以“自言羲和人”來形容自己,自嘲地表示自己粗糙樸實,與王補闕的宮闕華麗形成鮮明對比。詩中還提到與三山相鄰,喜結海上契約的事情,展示了李白的胸懷和開闊的眼界。他以“鸞翮我先鎩,龍性君莫馴”來形容自己和王補闕的不同性格,表達了對王補闕的敬重和仰慕。最后,李白告誡王補闕不要被謠言所困擾,也祝福他在離別后能找到一片寧靜的桃源。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友情、情感和對真理的追求,具有鮮明的李白詩風。
“心在期隱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wáng bǔ quē huì yì zhuāng miào sòng chéng cǐ zèng bié
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
xué dào sān qiān chūn, zì yán xī hé rén.
學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
xuān gài wǎn ruò mèng, yún sōng zhǎng xiàng qīn.
軒蓋宛若夢,云松長相親。
ǒu jiāng èr gōng hé, fù yǔ sān shān lín.
偶將二公合,復與三山鄰。
xǐ jié hǎi shàng qì, zì wèi tiān wài bīn.
喜結海上契,自為天外賓。
luán hé wǒ xiān shā, lóng xìng jūn mò xún.
鸞翮我先鎩,龍性君莫馴。
pǔ sàn bù shàng gǔ, shí é jiē shī zhēn.
樸散不尚古,時訛皆失真。
wù tà huāng xī pō, qiè lái hào rán jīn.
勿踏荒溪坡,朅來浩然津。
bì dài hé cí chǔ, táo yuán kān bì qín.
薜帶何辭楚,桃源堪避秦。
shì pò qiě lí bié, xīn zài qī yǐn lún.
世迫且離別,心在期隱淪。
chóu zèng fēi jiǒng jiè, yǒng yán míng pèi shēn.
酬贈非炯誡,永言銘佩紳。
“心在期隱淪”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