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老紫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商山老紫芝”全詩
慚君錦繡段,贈我慰相思。
鴻鵠復矯翼,鳳凰憶故池。
榮樂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張相公出鎮荊州尋除太子詹事余時流夜郎…詩余答以此詩》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相公出鎮荊州尋除太子詹事余時流夜郎…詩余答以此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該詩是在回答張衡的請求而寫的。
詩中的張衡心情沮喪,應該是由四種憂愁所引起的。然而,詩人李白并沒有揭示這四種憂愁的具體內容。他表示愧疚地向張衡贈送錦繡之物,以慰籍他的相思之情。
詩人使用了鴻鵠和鳳凰這兩種神圣的鳥類來比喻他們各自的境遇。鴻鵠是指張衡,在這里比喻他復又展翅飛翔的意愿,鳳凰則指李白自己,表達了他對于故鄉的思念之情。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人生的榮華富貴都如此短暫,就像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幻的一樣。商山已經過了很久了,但紫芝卻依舊存在,這可以被視為詩人的表達,他也希望自己的詩篇能夠流傳下來,留下一段文字來記錄他的喜怒哀樂。
整首詩托物言志,采用了典型的唐代文風。通過對張衡和自己的境遇的描述,詩人抒發了自己的感情,并表達了對流逝時光的思考。整首詩意深遠,感情真摯,展現了李白獨特的詩境和對美的追求。
“商山老紫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xiàng gōng chū zhèn jīng zhōu xún chú tài zǐ zhān shì yú shí liú yè láng shī yú dá yǐ cǐ shī
張相公出鎮荊州尋除太子詹事余時流夜郎…詩余答以此詩
zhāng héng shū bù lè, yīng yǒu sì chóu shī.
張衡殊不樂,應有四愁詩。
cán jūn jǐn xiù duàn, zèng wǒ wèi xiāng sī.
慚君錦繡段,贈我慰相思。
hóng hú fù jiǎo yì, fèng huáng yì gù chí.
鴻鵠復矯翼,鳳凰憶故池。
róng lè yī rú cǐ, shāng shān lǎo zǐ zhī.
榮樂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商山老紫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