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達亦須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任達亦須危”全詩
縱高終帶險,任達亦須危。
況是多防地,那堪獨力時。
荊榛方櫛比,直道擬奚為。
分類:
《登山頂》高輔堯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山頂》是宋代詩人高輔堯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登山過程為主題,表達了攀登高峰所帶來的疑慮和挑戰。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登山頂》中文譯文:
由徑尋山路,登臨步步疑。
縱高終帶險,任達亦須危。
況是多防地,那堪獨力時。
荊榛方櫛比,直道擬奚為。
詩意和賞析:
《登山頂》以登山為象征,通過描繪攀登山峰的過程,抒發了詩人內心的疑慮和困惑。詩人走過山徑,踏上登山之路,但每邁一步都感到猶豫和遲疑。縱然攀登至高處,也伴隨著危險,無論如何努力,都難以避免風險的存在。在這種多難之地,單憑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應對的。詩中提到的"荊榛"意味著荊棘和困難,與"直道"形成對比,暗示了攀登高峰的艱辛。詩人對于攀登高峰的意義和價值產生了思考,他在詩中表達了對自身能力和選擇的懷疑。
這首詩通過山峰的攀登形象,寄托了詩人對于人生道路的思考與反思。它揭示了一個普遍的主題,即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人們常常面臨困難和猶豫。詩人在表達自己的疑慮和困惑的同時,也呼喚著對于道路選擇的謹慎和深思。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給予讀者以啟示,讓人們思考攀登人生高峰的意義和挑戰。
總的來說,《登山頂》通過描繪登山過程的難題和疑慮,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道路選擇的思考。它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傳達了一種探索、追求和困惑的情感,使人們在品味詩意的同時,也對自己的人生旅程產生了一絲思索。
“任達亦須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shān dǐng
登山頂
yóu jìng xún shān lù, dēng lín bù bù yí.
由徑尋山路,登臨步步疑。
zòng gāo zhōng dài xiǎn, rèn dá yì xū wēi.
縱高終帶險,任達亦須危。
kuàng shì duō fáng dì, nà kān dú lì shí.
況是多防地,那堪獨力時。
jīng zhēn fāng zhì bǐ, zhí dào nǐ xī wèi.
荊榛方櫛比,直道擬奚為。
“任達亦須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