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歸去見來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間歸去見來孫”全詩
未覺臺中光景晚,人間歸去見來孫。
分類:
《桐柏觀》葛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桐柏觀》是宋代葛閎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和時光的流逝,并表達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桃花爛熳春溪暖,
紫玉簫沉月樹昏。
未覺臺中光景晚,
人間歸去見來孫。
【中文譯文】
桃花盛開,春溪溫暖明媚,
紫色的玉簫沉寂,月亮升起時樹木昏暗。
不知不覺間,臺城中的光景漸漸變晚,
我將離開人間,回到來世與我的孫兒相見。
【詩意分析】
這首詩以春天的景色作為背景,通過描繪桃花盛開和春溪溫暖的情景,表達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勃勃的景象。紫玉簫沉寂和月亮升起時樹木昏暗的描寫,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神秘的氛圍,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夜晚的降臨。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離別人世、回到來世與孫兒相見的情感。詩人對光景的晚落并沒有感到遺憾或留戀,而是以一種淡定的心態面對,意味著他對人世間一切的離去都持有超脫的態度。這種超脫的心境與桃花春溪的明媚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生死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賞析】
《桐柏觀》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時間的流逝,表達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念和對生死的思考,展現出一種超脫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洞察。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明媚的桃花和溫暖的春溪與沉寂的紫玉簫和昏暗的樹木相對照,創造出一種平衡和諧的畫面。這種對比不僅增強了詩的視覺效果,還深化了詩的主題,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思考。
詩人將自己離開人世歸去與孫兒相見的決定表達得淡然從容,這種超脫的情感在宋代的詩詞中較為常見,體現了儒家思想中對生死和超越個人的追求。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的變化和流逝,抒發了人對生命和時間的感悟,具有深遠的哲理意味。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生和時光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念以及對生死和超脫的探索,展現了一種超越個人的情感和對人生真諦的思索。
“人間歸去見來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bǎi guān
桐柏觀
táo huā làn màn chūn xī nuǎn, zǐ yù xiāo chén yuè shù hūn.
桃花爛熳春溪暖,紫玉簫沉月樹昏。
wèi jué tái zhōng guāng jǐng wǎn, rén jiān guī qù jiàn lái sūn.
未覺臺中光景晚,人間歸去見來孫。
“人間歸去見來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