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麗虛成畫史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絢麗虛成畫史名”全詩
犀皮赤柄終傷俗,細骨洪蕉竟入清。
格調不殊蒲處士,工夫全藉楮先生。
文饒空賦桐花鳳,絢麗虛成畫史名。
分類:
《詠豫章蕉葉素扇》鞏豐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豫章蕉葉素扇》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鞏豐。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寶月乘鸞空復情,
頗嫌攜重愛攜輕。
犀皮赤柄終傷俗,
細骨洪蕉竟入清。
格調不殊蒲處士,
工夫全藉楮先生。
文饒空賦桐花鳳,
絢麗虛成畫史名。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一把豫章蕉葉素扇為主題,表達了對扇子的贊美和對文學藝術的追求。詩中通過對扇子材質、形態和制作工藝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高雅文化和清新雅致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扇子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扇子的深刻理解和欣賞。下面逐句進行賞析:
寶月乘鸞空復情:
寶月指的是明亮如寶石般的月亮,乘鸞表示扇子輕盈如仙鳥。這句表達了扇子輕盈、明亮的特點,同時也抒發了詩人的情感。
頗嫌攜重愛攜輕: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扇子輕盈、便攜的喜愛之情。詩人認為扇子應該輕巧方便攜帶,而不應該過于沉重。
犀皮赤柄終傷俗:
犀皮指的是扇子的骨架材料,赤柄指的是扇子的柄。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扇子材料的挑剔,認為使用犀牛角和紅色柄材會顯得俗氣。
細骨洪蕉竟入清: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扇子材質的偏好,認為使用洪蕉的細骨制作的扇子更符合清新雅致的氛圍。洪蕉是一種生長在江南地區的植物,其細骨制作的扇子輕盈而富有質感。
格調不殊蒲處士:
蒲是一種常見的扇子材料,蒲扇被認為是文人雅士的象征。這句詩提到了蒲扇的格調,意味著與常見的蒲扇不同,詩人對洪蕉扇的品質更加推崇。
工夫全藉楮先生:
楮是一種植物纖維,用于制作紙張。這句詩中提到的楮先生指的是扇子制作過程中用到的楮紙。詩人認為扇子的工藝應該借助楮紙,以體現高雅的品質。
文饒空賦桐花鳳: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扇子的文化內涵的追求。文饒指的是扇子的文學價值,賦桐花鳳表示扇子上繪有桐花和鳳凰等美麗的圖案。詩人認為扇子應該富有文化內涵,同時也注重扇面的繪畫技藝。
絢麗虛成畫史名: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扇子繪畫的贊美。詩人認為扇子上的繪畫如同虛構的歷史,絢麗而美麗,使扇子成為了一件藝術品。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描繪扇子為主題,通過對扇子材料、形態和制作工藝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高雅文化和清新雅致的追求。詩中使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扇子輕盈、明亮的特點的贊美,突出了扇子作為一件雅致藝術品的價值和意義。整首詩以精細的描寫和流暢的詩句展示了詩人對扇子的深刻理解和欣賞,同時也傳達了對美學追求的態度。
“絢麗虛成畫史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yù zhāng jiāo yè sù shàn
詠豫章蕉葉素扇
bǎo yuè chéng luán kōng fù qíng, pō xián xié zhòng ài xié qīng.
寶月乘鸞空復情,頗嫌攜重愛攜輕。
xī pí chì bǐng zhōng shāng sú, xì gǔ hóng jiāo jìng rù qīng.
犀皮赤柄終傷俗,細骨洪蕉竟入清。
gé diào bù shū pú chǔ shì, gōng fū quán jí chǔ xiān shēng.
格調不殊蒲處士,工夫全藉楮先生。
wén ráo kōng fù tóng huā fèng, xuàn lì xū chéng huà shǐ míng.
文饒空賦桐花鳳,絢麗虛成畫史名。
“絢麗虛成畫史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