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蒼巖蘚暈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怪石蒼巖蘚暈團”全詩
怪石蒼巖蘚暈團。
地僻不容人跡到,云深更覺客衣單。
春歸不見桃干樹,月冷空馀水一灘。
欲問神仙向何處,山風吹雨作朝寒。
分類:
《經由天臺劉阮洞以雨作不及游》顧士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經由天臺劉阮洞以雨作不及游》是宋代顧士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松形夭矯學悄鸞。
怪石蒼巖蘚暈團。
地僻不容人跡到,
云深更覺客衣單。
春歸不見桃干樹,
月冷空馀水一灘。
欲問神仙向何處,
山風吹雨作朝寒。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經過天臺劉阮洞時,遭遇雨水阻礙無法游玩的情景。詩中描繪了寂靜的山谷和奇特的巖石,表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感受。他感慨地說,這片地方偏僻,很少有人踏足,云霧彌漫使他感到孤寂,更加凸顯了他身上單薄的衣衫。雖然是春天,但卻看不到桃樹的花朵,月亮冷冷地掛在空中,只有一灘清水。最后,作者想要詢問神仙的去向,山風吹著雨水讓他感到朝寒的氣息。
賞析:
這首詩以詠史抒懷的形式,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作者內心感受的方式,展現了對山水環境的獨特感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如"松形夭矯"、"怪石蒼巖"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和深入思考。作者通過描述地方的偏僻和人跡罕至,以及云霧彌漫的情景,強調了自己的孤獨和寂寞感,進一步突出了詩中的主題。
詩中的"春歸不見桃干樹"和"月冷空馀水一灘"是對自然景物的真實描寫,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心境的寫照。桃樹本應在春天開滿花朵,但在這個偏僻的地方,作者卻看不到這樣的美景,反而感到孤獨和凄涼。月亮冷冷地掛在空中,只有一灘清水,給人一種冷寂的感覺。最后兩句"欲問神仙向何處,山風吹雨作朝寒"暗示了作者對神仙的向往和追尋,山風吹拂著雨水,讓他感到朝寒的氣息,表達了對神仙境界的向往和對尋找真理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對人生境遇和人性的思索。詩中的意象和意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對人生的獨特感悟。
“怪石蒼巖蘚暈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yóu tiān tāi liú ruǎn dòng yǐ yǔ zuò bù jí yóu
經由天臺劉阮洞以雨作不及游
sōng xíng yāo jiǎo xué qiāo luán.
松形夭矯學悄鸞。
guài shí cāng yán xiǎn yūn tuán.
怪石蒼巖蘚暈團。
dì pì bù róng rén jī dào, yún shēn gēng jué kè yī dān.
地僻不容人跡到,云深更覺客衣單。
chūn guī bú jiàn táo gàn shù, yuè lěng kōng yú shuǐ yī tān.
春歸不見桃干樹,月冷空馀水一灘。
yù wèn shén xiān xiàng hé chǔ, shān fēng chuī yǔ zuò cháo hán.
欲問神仙向何處,山風吹雨作朝寒。
“怪石蒼巖蘚暈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