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錫自地風雨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卓錫自地風雨厄”全詩
卓錫自地風雨厄,不然俗駕便須還。
分類:
《西峰山》顧士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峰山》是一首宋代顧士龍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三十六溪清淺水,
二十四重高下山。
卓錫自地風雨厄,
不然俗駕便須還。
這首詩詞描述了西峰山的景色和山勢,并表達了一種情感和思考。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西峰山的特征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西峰山有三十六道清澈的溪流,水流淺而清澈,給人以寧靜和清新的感覺。山勢高峻,分為二十四重山巒,形成壯麗的景觀。這些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喜悅之情。
然而,詩中提到了一個人物卓錫,他似乎受到了來自地面的風雨的困擾。這種風雨可能是比喻性的,代表著世俗的紛擾和困擾。詩中的"風雨厄"表達了作者對這種困擾的關注和思考。
最后兩句"不然俗駕便須還"則表達了作者的觀點。俗駕指的是凡俗之事,意味著回歸塵世的瑣事。這句話暗示著作者認為面對困擾和紛擾時,應該保持純凈和高尚的心靈,不受世俗瑣事的干擾。
賞析:
《西峰山》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對比人世間的煩擾,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西峰山的美麗景色,通過用數字來形容溪流和山巒的數量,給人以瑰麗壯觀之感。同時,通過對卓錫的描寫,詩人傳達了對紛擾和困擾的關注。最后兩句則點明了作者的觀點,認為應該保持純凈的心靈,超越塵世的瑣事。
整體來說,這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比自然與人世的對立,表達了作者對純凈和高尚的向往,以及對世俗紛擾的憂慮。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深思熟慮的意象,這首詩詞給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間。
“卓錫自地風雨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fēng shān
西峰山
sān shí liù xī qīng qiǎn shuǐ, èr shí sì zhòng gāo xià shān.
三十六溪清淺水,二十四重高下山。
zhuō xī zì dì fēng yǔ è, bù rán sú jià biàn xū hái.
卓錫自地風雨厄,不然俗駕便須還。
“卓錫自地風雨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