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閻令如曾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丹青閻令如曾到”全詩
海上嘗思龜殼卷,天涯欲化鳥工窺。
丹青閻令如曾到,風俗張騫舊獨知。
公喜著書尤博雅,山經暇日補殘遺。
分類:
《觀李伯時題閻立本西域圖》何頡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李伯時題閻立本西域圖》是宋代詩人何頡之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窮荒未信子年欺,
自笑山林老一枝。
海上嘗思龜殼卷,
天涯欲化鳥工窺。
丹青閻令如曾到,
風俗張騫舊獨知。
公喜著書尤博雅,
山經暇日補殘遺。
譯文:
在窮荒之地,尚未被年歲所欺騙,
我自嘲說,我是山林中的一株老者。
曾經在海上,我曾思索過龜殼的卷軸,
在天涯邊陲,我渴望變得像鳥兒一樣窺視。
閻立本的繪畫似乎曾經到達過這里,
只有張騫了解這里古老的風俗。
我喜歡寫書,尤其喜歡博雅的知識,
在閑暇的日子里,我用山經補充殘余的遺漏。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窮荒之地的老者,他自嘲自己是山林中的一株老木。他曾經思索過龜殼上的卷軸,試圖窺視天涯的奇觀。他稱贊閻立本的繪畫技藝,認為他曾經到過這個地方,只有張騫了解這里的古老風俗。詩人自稱喜歡寫書,并且注重博雅的知識,他利用閑暇的時光,用山經來補充殘留的知識空白。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在窮荒之地的老者的形象,展示了他對自然、藝術和知識的追求。詩人自嘲自己年老,但仍然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心。他在海上思索龜殼的卷軸,體味著大自然的奧秘。他渴望像鳥兒一樣飛越天涯,窺視更廣闊的世界。詩中提到的閻立本和張騫,則象征著藝術和知識的傳承。詩人贊美閻立本的繪畫技藝,認為他曾經到達過這個地方,而只有張騫了解這里的風俗。詩人自稱喜歡寫書,注重博雅的知識,用山經來補充殘留的知識空缺,顯示出他對學習和知識的熱愛。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老者的心境和追求,展示了對自然、藝術和知識的熱愛與探索。詩人通過對比自己的年老和荒涼環境,突出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傳達了對藝術和知識的渴望,以及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的態度。這首詩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包含了對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丹青閻令如曾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lǐ bó shí tí yán lì běn xī yù tú
觀李伯時題閻立本西域圖
qióng huāng wèi xìn zǐ nián qī, zì xiào shān lín lǎo yī zhī.
窮荒未信子年欺,自笑山林老一枝。
hǎi shàng cháng sī guī ké juǎn, tiān yá yù huà niǎo gōng kuī.
海上嘗思龜殼卷,天涯欲化鳥工窺。
dān qīng yán lìng rú céng dào, fēng sú zhāng qiān jiù dú zhī.
丹青閻令如曾到,風俗張騫舊獨知。
gōng xǐ zhù shū yóu bó yǎ, shān jīng xiá rì bǔ cán yí.
公喜著書尤博雅,山經暇日補殘遺。
“丹青閻令如曾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