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丹灶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沙丹灶滅”全詩
草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
流沙丹灶滅,關路紫煙沉。
獨傷千載后,空余松柏林。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謁老君廟翻譯及注釋
翻譯
老祖宗李耳心懷慈悲,憐憫百姓,留下一部《道德經》。如今,當我步入他的寺廟時,不禁心神肅靜。
這廟已經很久沒有人來過了,荒草茂盛幾乎把路掩蓋,臺階上落下的灰塵很厚,所以,鳥爪子的印跡深深。
老子出函谷關就到流沙國去了,所以,丹爐的香火無人傳承,出關的道路上紫煙迷茫,哪里還有他的行蹤?
你走后一千年,我獨自面對著這清冷的寺廟,蕭瑟的松柏林,怎么不叫人心痛萬分?
注釋
⑴《宋書》:“靈廟荒殘,遺象陳昧。”
⑵《列仙傳》:關令尹喜與老子俱游流沙,化胡,服巨勝實,莫知其所終。
⑶《太平御覽》:《關令內傳》曰:真人尹喜,周大夫也,為關令。少好學,善天文秘緯。登樓四望,見東極有紫氣四邁,喜曰:“應有異人過此。”乃齋戒掃道以俟之。及老子度關,喜先戒關吏曰:“若有翁乘青牛薄板車者,勿聽過,止以白之。”果至,吏曰:“愿少止。”喜帶印綬,設師事之道,老子重辭之。喜曰:“愿為我著書,說大道之意,得奉而行焉。”于是著《道德經》上下二卷。
謁老君廟創作背景
此詩寫作時間不好判斷。按道理,在唐朝開元和天寶(均為唐玄宗年號)時期都很崇尚道教,而李白拜謁的應該不是一般地方的老子廟,面對如此冷落的道觀則可能是安史之亂以后的事情,也許就在李白流放回到安徽的時候。“流沙丹灶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lǎo jūn miào
謁老君廟
xiān jūn huái shèng dé, líng miào sù shén xīn.
先君懷圣德,靈廟肅神心。
cǎo hé rén zōng duàn, chén nóng niǎo jī shēn.
草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
liú shā dān zào miè, guān lù zǐ yān chén.
流沙丹灶滅,關路紫煙沉。
dú shāng qiān zǎi hòu, kòng yú sōng bó lín.
獨傷千載后,空余松柏林。
“流沙丹灶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