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 朱復之
莫辭老紅嫁西風,一夜憔悴成禿翁。
《楓》朱復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楓》是一首宋代朱復之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鳳山高兮上有楓,
青女染葉猩血紅。
莫辭老紅嫁西風,
一夜憔悴成禿翁。
詩意:
這首詩以楓樹為主題,描繪了它在秋天的美麗景色。詩人以鳳山高地為背景,描述了楓樹葉子的顏色和形態,將它們比作被青年女子染成猩血般鮮紅的。詩人提醒人們不要拒絕老去和衰老,就像楓葉不應該拒絕嫁給西風一樣。最后兩句表達了一夜之間的變化,將楓樹比作憔悴的禿翁,形象生動地展示了歲月流轉的無情和人事易逝的主題。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楓樹的美麗景色,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詩人巧妙地使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用鮮紅的楓葉暗示了青春和生命的短暫,以及人們不應該拒絕變老的觀點。楓樹是秋天的象征,在中國文化中常被賦予吉祥、堅韌和變化的寓意。詩人通過楓樹的形象,喚起人們對于生命和時光流逝的思考,呈現了一種深沉的哲理意味。
詩中的鳳山高兮和楓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鳳山高兮給人一種高聳入云的感覺,與楓樹的婀娜多姿形成了鮮明的視覺對比。楓葉由青變紅,象征著季節的變化和生命的流轉。用"青女染葉猩血紅"這樣形象的描寫,使得楓葉的紅色更加鮮艷奪目。
詩的后兩句"莫辭老紅嫁西風,一夜憔悴成禿翁",表達了對于衰老和時光流逝的接受和理解。"莫辭老紅"意味著不要抗拒變老,而是應該像楓葉一樣,勇敢地面對歲月的流轉。"嫁西風"則是暗喻生命的短暫和無法抗拒的命運。最后一句"一夜憔悴成禿翁"形象地表達了時間流逝的迅速和無情,將楓樹比作憔悴的禿翁,強調了人事易逝和歲月不饒人的主題。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楓樹的描繪,表達了對于人生和時光流轉的深刻思考。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寄托了人們對于生命、變化和時光不可逆轉的感慨,引發了讀者對于生命的珍惜和對于無常的思考。
《楓》朱復之 拼音讀音參考
fēng
楓
fèng shān gāo xī shàng yǒu fēng, qīng nǚ rǎn yè xīng xuè hóng.
鳳山高兮上有楓,青女染葉猩血紅。
mò cí lǎo hóng jià xī fēng, yī yè qiáo cuì chéng tū wēng.
莫辭老紅嫁西風,一夜憔悴成禿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