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二首)》 楊士奇
并船打兩槳,濺水濕羅衣。
作者簡介(楊士奇)

楊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學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里,謚文貞,漢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縣澄江鎮)人。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歷五朝,在內閣為輔臣四十余年,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同輔政,并稱“三楊”,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后擔任《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
《江南行(二首)》楊士奇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南行(二首)》
偶來長浦里,
相伴采蓮歸。
并船打兩槳,
濺水濕羅衣。
中文譯文:
偶爾來到長浦里,
相伴一起采蓮回。
兩人劃著船,
水花濺濕了羅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與伴侶在江南地區的長浦里一起采蓮的情景。江南地區以其美麗的水鄉風光而聞名,采蓮也是江南地區的一項傳統活動。詩人通過描繪這一情景,表達了對江南水鄉景色的贊美和對伴侶的思念之情。
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和伴侶一同劃船采蓮的情景。"偶來長浦里"表明了作者的行動是偶爾的,不經常造訪長浦里,這也增加了詩詞中情感的珍貴性和特殊性。"相伴采蓮歸"表達了作者與伴侶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采蓮成為兩人心靈交流和親密關系的象征。
"并船打兩槳,濺水濕羅衣"是詩詞的亮點之一。這句詩詞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劃船時水花濺起、濕透了羅衣的情景。這一描寫不僅增加了詩詞的感觀效果,同時也傳達了作者與伴侶共同努力、共同承擔的意義。船和水成為了兩人之間情感的媒介,通過水花的濺濺而濕透了羅衣,增加了詩詞的浪漫和情趣。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作者與伴侶在江南水鄉采蓮的情景,表達了對美景和伴侶的贊美和思念之情。同時,詩中也蘊含了情侶之間親密關系和共同努力的意義,給人以溫馨、浪漫的感受。
《江南行(二首)》楊士奇 拼音讀音參考
jiāng nán xíng èr shǒu
江南行(二首)
ǒu lái zhǎng pǔ lǐ, xiāng bàn cǎi lián guī.
偶來長浦里,相伴采蓮歸。
bìng chuán dǎ liǎng jiǎng, jiàn shuǐ shī luó yī.
并船打兩槳,濺水濕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