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天竺造經還蜀(二首)》 殷邁
莫把金錢認黃葉,等閑無復野狐來。
《送僧天竺造經還蜀(二首)》殷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僧天竺造經還蜀(二首)》是明代殷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進行的中文譯文、詩意解析和賞析:
譯文:
峨眉山下說經臺,
上有優曇拂曙開。
莫把金錢認黃葉,
等閑無復野狐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前往天竺傳教的僧人,他將經書帶回蜀地的情景。詩人在峨眉山下的說經臺上,看到了初升的朝陽照耀著一朵盛開的蓮花。詩人告誡他不要把金錢當作落葉認錯,也不必擔心會有野狐來偷取他的財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送別僧人的場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勸誡的言辭,傳達了一種深邃的哲理思考。
首先,峨眉山下的說經臺是一個靜謐而莊嚴的地方,象征著佛教的修行之地。詩人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優曇(佛教名詞,指蓮花)在黎明時分綻放的美景,這個景象與僧人前往天竺傳教的壯麗事業相呼應。蓮花在佛教中被視為純潔和悟性的象征,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僧人修行事業的祝福和美好期許。
接著,詩人通過勸誡的言辭表達了一種深遠的思考。他告誡僧人不要把金錢看得太重,不要將財富視為人生的中心,而是要保持內心的平靜和超脫。將金錢比作黃葉,暗示金錢如同身外之物,不應被過分迷戀和認同。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寧靜和無憂的狀態。詩人說,等閑之間,不再有野狐前來侵擾。這里的野狐可以理解為世俗的誘惑和紛擾,而僧人則以修行的境地和內心的寧靜來抵御外界的干擾。詩人通過這種描寫,表達了對僧人修行事業的祝愿,同時也傳遞了一種追求內心平靜和超脫的人生態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繪景物和勸誡言辭,展現了詩人對僧人前往天竺傳教的祝福和美好期許,同時呼喚人們追求內心的平靜和超脫,擺脫世俗的紛擾和誘惑。
《送僧天竺造經還蜀(二首)》殷邁 拼音讀音參考
sòng sēng tiān zhú zào jīng hái shǔ èr shǒu
送僧天竺造經還蜀(二首)
é méi shān xià shuō jīng tái, shàng yǒu yōu tán fú shǔ kāi.
峨眉山下說經臺,上有優曇拂曙開。
mò bǎ jīn qián rèn huáng yè, děng xián wú fù yě hú lái.
莫把金錢認黃葉,等閑無復野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