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晏殊
長安官舍孤根地,一寸幽芳萬里心。
作者簡介(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草》晏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草》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春盡江南茂草深,
繞池縈樹碧岑岑。
長安官舍孤根地,
一寸幽芳萬里心。
中文譯文:
春天結束了,江南的草變得茂密而深沉,
環繞著池塘,纏繞在樹上,蒼翠欲滴。
長安官舍位于孤立的土地上,
即使只有一寸的幽香,也能感動千里之外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即將過去的景象,以及草木的生長狀況,通過對草木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感悟和感受。首先,詩中提到的江南,是中國南方的地區,因為氣候溫暖濕潤,所以草木生長茂盛。詩中的草被形容為茂密而深沉,環繞在池塘旁,纏繞在樹上,展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作者通過對草的描繪,傳達出春天即將結束的信息。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長安官舍,長安是古代中國的都城,官舍則指官員的住所。這里的官舍孤根地,可以理解為官舍所在的地方孤立而荒涼。相對于江南的茂盛草木,官舍顯得寂寞冷清。然而,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中的一寸幽芳仍然能夠觸動萬里之外的人的心。這里的一寸幽芳指的是微小而隱秘的香氣,可能是一朵花的香氣或是一絲幽香,但它卻具有無限的力量,能夠感動遙遠的人。這表達了作者在寂寞環境中,通過微小而珍貴的事物,傳遞出自己的情感和思念。
整首詩以短小精悍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人情之間微妙關系的思考。通過對草的描繪,對比了江南的繁榮和長安官舍的孤寂,以及一寸幽芳所帶來的情感共鳴。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方式,表達了人在自然環境中的微妙感受,并通過細膩的描寫呈現出一種深情和思索的意境。
《草》晏殊 拼音讀音參考
cǎo
草
chūn jǐn jiāng nán mào cǎo shēn, rào chí yíng shù bì cén cén.
春盡江南茂草深,繞池縈樹碧岑岑。
cháng ān guān shě gū gēn dì, yī cùn yōu fāng wàn lǐ xīn.
長安官舍孤根地,一寸幽芳萬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