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傍晚步》 陸游
鳥語如相命,魚浮忽自驚。
麥苗經雨綠,楓葉得霜赬。
野老淳風在,悠然不送迎。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舍傍晚步》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舍傍晚步》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蒲團初起定,藤杖偶閑行。
鳥語如相命,魚浮忽自驚。
麥苗經雨綠,楓葉得霜赬。
野老淳風在,悠然不送迎。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黃昏時分散步的場景。他坐在蒲團上,剛剛起身,拿著藤杖漫步。鳥兒的鳴叫似乎是與他有著某種默契,而魚兒在水中游動時卻忽然驚起。田地里的麥苗透過雨水的滋潤變得綠油油的,楓葉則在霜的映襯下變得紅艷。野外的老人們散發著樸實的氣息,無拘無束地享受著自然,悠然自得地不用迎合他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晚上散步的場景,通過細膩的觀察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對自由自在生活態度的追求。
首句"蒲團初起定,藤杖偶閑行"以簡潔的詞語描繪了作者從坐在蒲團上起身并舉起藤杖的動作,表現出他放松自在的狀態。接著的兩句"鳥語如相命,魚浮忽自驚"通過對鳥兒和魚兒的描寫,展示了作者與自然界的互動和對自然的敏感。
接下來的兩句"麥苗經雨綠,楓葉得霜赬"通過描繪麥苗的綠意和楓葉的紅色,展示了季節的變遷和大自然的美麗。最后兩句"野老淳風在,悠然不送迎"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通過野外老人們樸實的形象,展現了一種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自由自在生活態度的表達,展示了作者深情自然、追求自由的個性特征。這種寫景寫人的手法,以及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表達出了作者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于自然、自由、淳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舍傍晚步》陸游 拼音讀音參考
shě bàng wǎn bù
舍傍晚步
pú tuán chū qǐ dìng, téng zhàng ǒu xián xíng.
蒲團初起定,藤杖偶閑行。
niǎo yǔ rú xiāng mìng, yú fú hū zì jīng.
鳥語如相命,魚浮忽自驚。
mài miáo jīng yǔ lǜ, fēng yè dé shuāng chēng.
麥苗經雨綠,楓葉得霜赬。
yě lǎo chún fēng zài, yōu rán bù sòng yíng.
野老淳風在,悠然不送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