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雞》 文天祥
塵暗天街靜,沙張海路迷。
銅駝隨雨落,鐵騎向風嘶。
曉起呼詹尹,何時脫蒺藜。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聞雞》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雞》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軍中二十日,此夕始聞雞。
塵暗天街靜,沙張海路迷。
銅駝隨雨落,鐵騎向風嘶。
曉起呼詹尹,何時脫蒺藜。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軍中生活的艱辛和戰爭的殘酷。詩人文天祥在軍中度過了二十天,直到這個夜晚才第一次聽到雞鳴。整個城市籠罩在塵土中,街道靜悄悄的,沙漠和海洋的路途迷失了方向。銅制的駱駝雕像隨著雨水滴落,鐵騎在風中嘶鳴。黎明時分,詩人呼喚著詹尹(官職名),希望能夠早日擺脫困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軍中的凄涼景象。通過描寫塵暗的天街、迷失的路途和銅駝、鐵騎的形象,詩人展現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困苦。詩中的“聞雞”象征著黎明的到來,帶給人們希望和力量。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解脫的渴望,呼喚著詹尹,希望能夠早日脫離困境。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傳遞了作者對戰爭的反思和對自由的追求。
《聞雞》文天祥 拼音讀音參考
wén jī
聞雞
jūn zhōng èr shí rì, cǐ xī shǐ wén jī.
軍中二十日,此夕始聞雞。
chén àn tiān jiē jìng, shā zhāng hǎi lù mí.
塵暗天街靜,沙張海路迷。
tóng tuó suí yǔ luò, tiě qí xiàng fēng sī.
銅駝隨雨落,鐵騎向風嘶。
xiǎo qǐ hū zhān yǐn, hé shí tuō jí lí.
曉起呼詹尹,何時脫蒺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