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雜詩 186》 龔自珍
欲寄無因今補贈,汗巾鈔袋枕頭衣。
作者簡介(龔自珍)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已亥雜詩 186》龔自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已亥雜詩 186》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阿娘重見話遺徽,
病骨前秋盼我歸。
欲寄無因今補贈,
汗巾鈔袋枕頭衣。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阿娘”指的是母親,“話遺徽”表示詩人與母親重逢后的對話。詩人在外漂泊,身體疲憊,但他渴望早日回到家鄉,與母親團聚。然而,他無法找到寄托情感的途徑,只能通過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他將自己的心意寄托在汗巾、鈔袋和枕頭衣上,希望這些物品能夠傳達他對母親的深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母親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寫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對歸鄉的渴望,展現了他內心的孤獨和無助。詩中的“阿娘”一詞充滿了親情的溫暖,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對母親的深深眷戀。詩人無法找到寄托情感的途徑,只能將自己的思念之情寄托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上,這種細膩的表達方式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厚度。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已亥雜詩 186》龔自珍 拼音讀音參考
yǐ hài zá shī 186
已亥雜詩 186
ā niáng zhòng jiàn huà yí huī, bìng gǔ qián qiū pàn wǒ guī.
阿娘重見話遺徽,病骨前秋盼我歸。
yù jì wú yīn jīn bǔ zèng, hàn jīn chāo dài zhěn tou yī.
欲寄無因今補贈,汗巾鈔袋枕頭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