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重見話遺徽,病骨前秋盼我歸。欲寄無因今補贈,汗巾鈔袋枕頭衣。
攜兒過嶺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白頭穿林要藤帽,赤腳渡水須花縵。不愁故人驚絕倒,但使俚俗相恬安。見君合浦如夢寐,挽須握手俱汍瀾。
秘幄留高議,雄邊倚茂勛。風流自南國,禮樂得中軍。臥疾初無損,遺忠忍遽聞。寢門今日慟,長作死生分。
今秋少雨冬不雪,麥寄浮埃根欲絕。圣主焦心閔萬民,負扆不怡常膳撤。詔書朝下遍九州,岳瀆百神俱禱求。西都留守虔群命,促駕不敢須臾留。
故鄉飛鳥尚啁呼,何況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遺跡為誰留。玉顏自古為身累,肉食何人與國謀。行路至今空嘆息,巖花澗草自春秋。
受遺仍幾,負扆擁文明。勤翼助持盈。徽音不獨流笙管,青冊更崢嶸。羽軿上漢玉衣輕。
五言徽外彈聲古,一點眉間喜色濃。去莠莆田成沃壤,種花寒地亦春風。民懷惠愛祠鄉祀,上奮英明即墨封。不比尋常折楊柳,君侯髦士我衰翁。
樹哭寒蜩草哭蟲,何堪羈客憤時窮。卒無可樂群書外,百不堪言一嘆中。云黯暮天沉白日,土塵平地斷清風。夫君若問秋來況,淚滿遺編發亂蓬。
妙年收賈傅,白首貴王陽。志氣文章在,功名歲月長。遺孫依舊德,故吏滿諸方。河朔三持節,斯民定不忘。
従公淮陽今幾年,憶持壽斝當公前。祝公齒發老復少,歲歲不改冰霜顏。掃除四海一清凈,整頓萬物俱安全。今年見公商丘側,奉祠太一真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