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詩其二·農》 范仲淹
國俗儉且淳,人足而家給。
九載襄陵禍,比戶猶安輯。
何人變清風,驕奢日相襲。
製度非唐虞,賦斂由呼和浩特吸。
傷哉田桑人,常悲大弦急。
一夫耕幾垅,游墮如云集。
一蠶吐幾絲,羅綺如山入。
太平不自存,兇荒亦何及。
神農與后稷,有靈應為泣。
作者簡介(范仲淹)
《四民詩其二·農》范仲淹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民詩其二·農》是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圣人耕作田地,農民努力耕種。
國家風俗儉樸,人民生活富裕。
九年的襄陵災難,人們依然安居樂業。
有誰能改變這股清風,奢侈與驕傲日益蔓延。
制度不如唐虞時期,賦稅由呼和浩特吸收。
可憐的農民,常常為生計擔憂。
一個人耕種幾塊田地,游手好閑的人卻如云聚集。
一個蠶吐出幾絲絲,織成的絲綢堆積如山。
太平時期不能自保,災荒時期更加不堪。
神農和后稷,應該為此而哭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農民為主題,表達了范仲淹對農民的關切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詩中描繪了圣人耕作田地,農民勤勞耕種的景象,強調了農民的努力和勤勞為國家帶來的富裕。然而,詩中也提到了九年的襄陵災難,以及社會上奢侈和驕傲的蔓延,暗示了社會的不穩定和不公平。詩人對于制度的不完善和對農民生活的關切也在詩中得以體現。最后,詩人提到了神農和后稷,暗示他們應該為農民的困境而感到悲傷。
這首詩詞通過對農民生活和社會現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社會不公和農民困境的關切。范仲淹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他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農民的同情。這首詩詞既有現實主義的寫實風格,又融入了詩人的感慨和思考,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四民詩其二·農》范仲淹 拼音讀音參考
sì mín shī qí èr nóng
四民詩其二·農
shèng rén zuò lěi sì, cāng cāng mín nǎi lì.
圣人作耒耜,蒼蒼民乃粒。
guó sú jiǎn qiě chún, rén zú ér jiā gěi.
國俗儉且淳,人足而家給。
jiǔ zài xiāng líng huò, bǐ hù yóu ān jí.
九載襄陵禍,比戶猶安輯。
hé rén biàn qīng fēng, jiāo shē rì xiāng xí.
何人變清風,驕奢日相襲。
zhì dù fēi táng yú, fù liǎn yóu hū hé hào tè xī.
製度非唐虞,賦斂由呼和浩特吸。
shāng zāi tián sāng rén, cháng bēi dà xián jí.
傷哉田桑人,常悲大弦急。
yī fū gēng jǐ lǒng, yóu duò rú yún jí.
一夫耕幾垅,游墮如云集。
yī cán tǔ jǐ sī, luó qǐ rú shān rù.
一蠶吐幾絲,羅綺如山入。
tài píng bù zì cún, xiōng huāng yì hé jí.
太平不自存,兇荒亦何及。
shén nóng yǔ hòu jì, yǒu líng yìng wèi qì.
神農與后稷,有靈應為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