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太和第三》 佚名
庭前鵲繞相思樹,井上鶯歌爭刺桐。
含情少婦悲春草,多是良人學轉蓬。
含情少婦悲春草,多是良人學轉蓬。
分類:
《雜曲歌辭·太和第三》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曲歌辭·太和第三》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佚名。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庭院中的景象,以及其中蘊含的情感和寓意。
庭前鵲繞相思樹,井上鶯歌爭刺桐。
這兩句表達了庭院中鵲鳥圍繞在相思樹上,井上的黃鶯與刺桐爭相歌唱的景象。相思樹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相思之情,而黃鶯和刺桐則是春天的象征。這里通過描繪鵲鳥和黃鶯的活動,凸顯了春天的來臨以及愛情的萌發。
含情少婦悲春草,多是良人學轉蓬。
接下來的兩句描寫了一個富有情感的年輕婦人,在春草中悲傷。這里的春草可能指的是剛長出的嫩綠的草,它們與少婦內心的情感相呼應。詩中提到的“轉蓬”,意味著良人(指丈夫)常常出征,像飄蕩的蒲草一樣四處漂泊。這種轉蓬的學習可能是為了追求事業或者是為了家庭的生計,但也帶來了家庭的分離和親情的思念。
整首詩以極簡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個庭院中的春天景象,并通過其中的細節描寫,融入了對愛情和家庭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象征性,將其中的情感和人生的境遇相結合,展示了唐代時期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體驗。這種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方式,使得這首詩具有了深遠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雜曲歌辭·太和第三》佚名 拼音讀音參考
zá qū gē cí tài hé dì sān
雜曲歌辭·太和第三
tíng qián què rào xiāng sī shù, jǐng shàng yīng gē zhēng cì tóng.
庭前鵲繞相思樹,井上鶯歌爭刺桐。
hán qíng shào fù bēi chūn cǎo, duō shì liáng rén xué zhuǎn péng.
含情少婦悲春草,多是良人學轉蓬。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雜曲歌辭·太和第三》專題為您介紹雜曲歌辭·太和第三古詩,雜曲歌辭·太和第三佚名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