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灘三首》 李流謙
漁父長歌招屈子,女兒高髻學昭君。
雖存九辨欲誰繼,便有琵琶那忍聞。
雖存九辨欲誰繼,便有琵琶那忍聞。
分類:
《新灘三首》李流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灘三首》是宋代詩人李流謙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漁父長歌招喚著屈原,而女兒則高髻裝扮成昭君的場景。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漁父長歌招屈子,
女兒高髻學昭君。
雖存九辨欲誰繼,
便有琵琶那忍聞。
詩中的漁父長歌,向著江中的屈原招喚,表達了對屈原的傾慕之情。而女兒則將自己的發型打扮成昭君的高髻,顯示出對昭君的仰慕之情。
詩中提到了“九辨”,暗指九辨琵琶,意味著琵琶音樂的傳承。然而,詩人卻問道:“欲誰繼”,表示雖然琵琶音樂仍然存在,但沒有人能夠繼承它。接著,詩句提到琵琶音樂的美妙旋律,卻說“那忍聞”,表達了詩人內心對琵琶音樂失傳的痛惜之情。
這首詩的詩意可以解讀為對傳統文化的懷念和對音樂傳承的思考。通過漁父和女兒的形象,詩人表達了對屈原和昭君這兩位歷史人物的景仰和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傳統音樂的珍視和對其失傳的遺憾。
整首詩簡潔明快,以簡單的場景描寫和對音樂傳承的思考,傳達出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歷史文化的關注。這首詩通過對屈原、昭君和琵琶音樂的隱喻,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傳統文化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新灘三首》李流謙 拼音讀音參考
xīn tān sān shǒu
新灘三首
yú fù cháng gē zhāo qū zǐ, nǚ ér gāo jì xué zhāo jūn.
漁父長歌招屈子,女兒高髻學昭君。
suī cún jiǔ biàn yù shuí jì, biàn yǒu pí pá nà rěn wén.
雖存九辨欲誰繼,便有琵琶那忍聞。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新灘三首》專題為您介紹新灘三首古詩,新灘三首李流謙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