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閣詞二首》 徐照
草沒石井欄,草亦為汝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三閣詞二首》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閣詞二首》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座閣樓已經變成了瓦礫,曾經的歡樂一時消逝。青草掩沒了石井的欄桿,而這草也為你感到羞愧。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三座閣樓的廢墟和被草覆蓋的石井欄桿,表達了時光流轉、物是人非的主題。曾經的歡樂與輝煌已經消逝,被廢墟和遺忘所取代。草覆蓋了石井欄桿,象征著時光的漫長和人事的更迭,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遺憾和對逝去事物的懷念之情。
賞析:
《三閣詞二首》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以寥寥數語表達了深沉的情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中的三座閣樓已經變成瓦礫,暗示了過去的輝煌和歡樂已經消逝不再。草覆蓋了石井欄桿,象征了時間的推移和人事的變遷,以及對過去的美好事物的遺憾和懷念。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歲月流轉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常,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深情追憶和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情感的細膩表達,展示了徐照的才華和對人生哲理的思索。它通過簡短而精確的描寫,勾勒出時光流轉的無情和歲月無情的變遷,深深觸動讀者的心靈。詩中的意象與情感相結合,使得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整首詩以淡然的語調和深邃的意境,給人以深思和反思,引發讀者對生命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三閣詞二首》徐照 拼音讀音參考
sān gé cí èr shǒu
三閣詞二首
sān gé biàn wǎ lì, huān lè yī shí xiū.
三閣變瓦礫,歡樂一時休。
cǎo méi shí jǐng lán, cǎo yì wèi rǔ xiū.
草沒石井欄,草亦為汝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