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山十詠·甘露臺》 姚勉
有唐太和年,宮中亦甘露。
曾不如此臺,空山自甘霪。
曾不如此臺,空山自甘霪。
分類:
《感山十詠·甘露臺》姚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山十詠·甘露臺》是宋代姚勉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描繪了甘露臺的景象,并通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唐太和年間和現在的感慨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唐太和年間,宮中也有甘露的降臨。
曾經沒有這座臺,空山自然也沒有甘露的降臨。
詩意:
詩詞以甘露臺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唐太和年間和現在時光的對比感慨。唐太和年代,甘露降臨宮中,生活富足,如同甘露滋潤一般。然而現在,沒有這座甘露臺,空山中自然也沒有甘露的降臨,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失望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唐太和年間與現在的對比,通過甘露臺的形象來表達作者的感慨。甘露臺象征著豐收和繁榮,它的存在使得宮中的生活富足而美好。然而,現在的時代卻沒有這座臺,空山中也沒有甘露的降臨,給人一種貧乏和失落的感覺。
詩詞之中,姚勉通過對比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這種對過去的懷念與對現實的失望構成了強烈的反差,凸顯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情緒。同時,通過以甘露臺為象征,喚起了讀者對于豐收和幸福的向往。
整首詩詞運用簡練的語言,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向往和對現實的失望之情,展現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感慨。讀者在賞析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過去充滿美好幻想的情感,以及對現實的憂慮和思考。
《感山十詠·甘露臺》姚勉 拼音讀音參考
gǎn shān shí yǒng gān lù tái
感山十詠·甘露臺
yǒu táng tài hé nián, gōng zhōng yì gān lù.
有唐太和年,宮中亦甘露。
céng bù rú cǐ tái, kōng shān zì gān yín.
曾不如此臺,空山自甘霪。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感山十詠·甘露臺》專題為您介紹感山十詠·甘露臺古詩,感山十詠·甘露臺姚勉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