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詞》 張镃
西塞山前得杖藜,波晴不見鷺群飛。
何曾千載同心處,只在斜風細雨時。
何曾千載同心處,只在斜風細雨時。
分類:
《漁父詞》張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父詞》是宋代張镃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漁父在西塞山前捧著杖藜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漁父詞
西塞山前得杖藜,
波晴不見鷺群飛。
何曾千載同心處,
只在斜風細雨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漁父在西塞山前持著杖和藜的景象。在晴朗的天空下,不再看到鷺鳥群飛。詩人表達了漁父一直孤獨地在這片湖泊漁舟晚歸的情景,他常年在這里勞作,只有在斜風細雨的時候,才能感受到一種與千年前的心靈相通的感覺。
賞析:
《漁父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漁父的孤獨和對過去的思念。首句“西塞山前得杖藜”,漁父得到杖和藜,準備返回家中。詩人沒有直接描寫漁父的身影,而是通過這個細節來顯現他的存在。第二句“波晴不見鷺群飛”,描述了湖泊上沒有了鷺鳥的身影,暗示了漁父的孤獨。接著,詩人用反問句“何曾千載同心處”,表達了漁父與千年前的人們心靈相通的感覺,強調了他的孤獨和沉思。最后一句“只在斜風細雨時”,借助斜風細雨的景象,表達了漁父的情感和對過去的懷念。
整首詩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漁父孤獨的生活以及他與過去的人們心靈相通的情感。漁父在西塞山前,憑借著杖和藜,面對湖泊的波光粼粼,感受著斜風細雨的時刻,思緒回到千年前的時空,與那些曾經共同生活的人們產生了某種心靈上的共鳴。整首詩通過漁父的形象,傳達了人們對過去時光的眷戀和對孤獨境遇的思考。
《漁父詞》張镃 拼音讀音參考
yú fù cí
漁父詞
xī sài shān qián dé zhàng lí, bō qíng bú jiàn lù qún fēi.
西塞山前得杖藜,波晴不見鷺群飛。
hé zēng qiān zǎi tóng xīn chù, zhī zài xié fēng xì yǔ shí.
何曾千載同心處,只在斜風細雨時。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漁父詞》專題為您介紹漁父詞古詩,漁父詞張镃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