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題得古木》 張镃
穴處曾經起怒雷,斷藤枯蘚半離披。
根莖托土何妨遠,會見春風長活枝。
根莖托土何妨遠,會見春風長活枝。
分類:
《分題得古木》張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分題得古木》是宋代張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穴處曾經起怒雷,
斷藤枯蘚半離披。
根莖托土何妨遠,
會見春風長活枝。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棵古老的樹木。樹木曾經在穴處引發過憤怒的雷聲,藤蔓已經斷裂,蘚苔也殘缺不全。然而,樹木的根莖仍然堅守在土地上,不受距離的限制,它們期待與春風相遇,重新長出新的枝條。
賞析:
《分題得古木》通過描繪一棵古木的形象,表達了堅韌不拔、生命力頑強的主題。首先,詩中提到樹木曾經引發過憤怒的雷聲,這象征著樹木的堅強和力量。即使藤蔓已經斷裂,蘚苔也殘缺不全,樹木的根莖仍然托住土壤,不受距離的限制。這表達了作者對于堅持扎根、不畏艱難的態度。最后,詩中提到樹木期待與春風相遇,重新長出新的枝條,這象征著希望與新生。無論歷經多少風雨,樹木依然期待著春天的到來,展示了生命的頑強和不息的力量。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生命力旺盛、堅強不屈的畫面。通過樹木的形象,詩人傳遞了對于生命的熱愛和對于堅韌不拔精神的贊美。詩中所表達的力量和希望,給人以鼓舞和勇氣,讓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保持樂觀和堅毅,追求生命中的新生和美好。
《分題得古木》張镃 拼音讀音參考
fēn tí dé gǔ mù
分題得古木
xué chù céng jīng qǐ nù léi, duàn téng kū xiǎn bàn lí pī.
穴處曾經起怒雷,斷藤枯蘚半離披。
gēn jīng tuō tǔ hé fáng yuǎn, huì jiàn chūn fēng cháng huó zhī.
根莖托土何妨遠,會見春風長活枝。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分題得古木》專題為您介紹分題得古木古詩,分題得古木張镃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