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鳳山》 陳宓
洞中流水云門樂,崖上寒莎伏帝裳。
覿面突高三百尺,擬將金薤托琳瑯。
覿面突高三百尺,擬將金薤托琳瑯。
分類:
《延平鳳山》陳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延平鳳山》是宋代詩人陳宓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洞中流水云門樂,
崖上寒莎伏帝裳。
覿面突高三百尺,
擬將金薤托琳瑯。
詩意:
《延平鳳山》描繪了一個壯麗的山水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山水之美的贊美和敬仰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形象描繪,展示了壯麗的山水景色。首句"洞中流水云門樂",形象地描繪了山洞中流淌的溪水,如同音樂般悅耳動人,讓人陶醉其中。第二句"崖上寒莎伏帝裳",描繪了山崖上長滿的寒莎,宛如天帝的長裙般柔美而神秘。接著,詩人描述了山峰高聳的壯麗景象,"覿面突高三百尺",讓人感受到山峰的雄偉和壯麗。最后一句"擬將金薤托琳瑯",表達了詩人想將山中的珍奇之物,如金薤(一種寶石)托舉起來,以示其珍貴和美麗。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主題,通過描繪山水的美麗,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景仰之情。詩中運用了生動的形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間,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美麗。同時,詩中的山水景色也寓意著詩人心靈的寧靜和升華,讓人產生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總之,《延平鳳山》是一首描繪山水景色的優美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形象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敬畏,給人以美好的意境和思考。
《延平鳳山》陳宓 拼音讀音參考
yán píng fèng shān
延平鳳山
dòng zhōng liú shuǐ yún mén lè, yá shàng hán shā fú dì shang.
洞中流水云門樂,崖上寒莎伏帝裳。
dí miàn tū gāo sān bǎi chǐ, nǐ jiāng jīn xiè tuō lín láng.
覿面突高三百尺,擬將金薤托琳瑯。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延平鳳山》專題為您介紹延平鳳山古詩,延平鳳山陳宓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