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 張九齡
竄逐留遺跡,悲涼見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尋。
人事已成古,風流獨至今。
閑情多感嘆,清景暫登臨。
無復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遠目,勝氣入幽襟。
水去朝滄海,春來換碧林。
賦懷湘浦吊,碑想漢川沉。
曾是陪游日,徒為梁父吟。
作者簡介(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張九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
嘗聞薛公淚,非直雍門琴。
竄逐留遺跡,悲涼見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尋。
人事已成古,風流獨至今。
閑情多感嘆,清景暫登臨。
無復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遠目,勝氣入幽襟。
水去朝滄海,春來換碧林。
賦懷湘浦吊,碑想漢川沉。
曾是陪游日,徒為梁父吟。
中文譯文:
陪伴王司馬登上薛公的逍遙臺
曾經聽說過薛公的淚水,不是因為失去了珍貴的樂器。
被流放追逐,留下來的只有遺跡,這悲涼的情景觸動了我的心。
在官邸靜閑的時候,幸運地在江邊尋找到了薛公。
時光已經過去成為了古事,但他的風姿依然流傳至今。
閑情中多感慨,暫時登臨美麗的景色。
甘棠花已經不再,只剩下茂密的野草。
陽光透過遠處,壯麗的氣息滲透入我的心靈。
水流走向遼闊的大海,春天帶來了新綠的森林。
寫下懷念湘浦的悼詞,琢磨著漢川的沉寂。
曾經一同游玩的日子,如今我只是一個悲觀的梁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人張九齡寫給薛公的詩。詩的主題是表達對薛公遭受的困苦和自己的感慨。詩人在詩中提到了薛公的淚水,這是因為薛公被迫離開原本的生活環境,失去了珍貴的琴。薛公的遭遇讓詩人感到悲涼,同時也見證了他的好心情。詩人因為閑暇有機會在府邸里和薛公相聚,感慨時光已逝,但薛公的風流依然流傳至今。詩人在觀賞清景的時候心中有很多感慨,他惋惜甘棠花已過,只剩下茂密的蔓草。晴朗的陽光穿過遙遠的景色,為他帶來勝利的氣息。水流走向大海,春天帶來了新綠的林木,這些景象讓他書寫湘浦和漢川的思緒。最后,詩人以自嘲的口吻說自己曾經只是陪伴別人游玩的人,即使成為偉大的梁父只能黯淡無光。這首詩以獨特的視角表達了詩人對薛公經歷的同情和對自己處境的思考,展現出了唐代文人的浪漫情懷和對社會變遷的思考。
《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張九齡 拼音讀音參考
péi wáng sī mǎ dēng xuē gōng xiāo yáo tái
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
cháng wén xuē gōng lèi, fēi zhí yōng mén qín.
嘗聞薛公淚,非直雍門琴。
cuàn zhú liú yí jī, bēi liáng jiàn cǐ xīn.
竄逐留遺跡,悲涼見此心。
fǔ zhōng yīn xiá yù, jiāng shàng xìng zhāo xún.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尋。
rén shì yǐ chéng gǔ, fēng liú dú zhì jīn.
人事已成古,風流獨至今。
xián qíng duō gǎn tàn, qīng jǐng zàn dēng lín.
閑情多感嘆,清景暫登臨。
wú fù gān táng zài, kōng yú màn cǎo shēn.
無復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qíng guāng sòng yuǎn mù, shèng qì rù yōu jīn.
晴光送遠目,勝氣入幽襟。
shuǐ qù cháo cāng hǎi, chūn lái huàn bì lín.
水去朝滄海,春來換碧林。
fù huái xiāng pǔ diào, bēi xiǎng hàn chuān chén.
賦懷湘浦吊,碑想漢川沉。
céng shì péi yóu rì, tú wèi liáng fù yín.
曾是陪游日,徒為梁父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