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品二十四則·洗煉》 司空圖
超心煉冶,絕愛緇磷。
空潭瀉春,古鏡照神。
體素儲潔,乘月返真。
載瞻星辰,載歌幽人。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詩品二十四則·洗煉》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猶如礦石中提取金子,鉛中提取銀子。
通過超越內心的凈化,戒除對淫欲的愛戀。
空潭傾瀉春水,古鏡照顯神靈。
身體純素儲存清潔,乘著月光返回真實。
載著仰視星辰之人,載著歌唱幽靜的人。
流水在今天,明月仍是先驅。
詩意:
這首詩以煉金為比喻,表達了人的修身養性、凈化心靈的意思。作者借用煉金的過程,將修身養性的過程描繪得很生動形象。從礦石提取金銀的過程中,可以聯想到凈化內心,戒除欲望的過程。傾瀉春水和照顯神靈,則表達了通過凈化內心,達到心靈清凈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修身養性的過程和境界。通過短短的幾句詩,作者將修身養性的內涵和要義生動地展現出來。猶如礦石中提取金銀,借此比喻將修身養性的過程形象化,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詩中所述的空潭瀉春和古鏡照神,暗示了修身養性的過程是一種超越塵世,達到清凈無欲的境界。體素儲潔和乘月返真,則表達了通過修身養性,還原本真的內心境界。載瞻星辰和載歌幽人,則表達了修身養性的人在內心上達到了一種升華的境地。
整首詩構思巧妙,語言簡練,意境深遠。作者通過煉金的比喻,將修身養性的過程生動地描繪出來,使讀者感受到了修身養性對于個人的重要性,以及修身養性所帶來的內心安寧和升華。
《詩品二十四則·洗煉》司空圖 拼音讀音參考
shī pǐn èr shí sì zé xǐ liàn
詩品二十四則·洗煉
yóu kuàng chū jīn, rú qiān chū yín.
猶礦出金,如鉛出銀。
chāo xīn liàn yě, jué ài zī lín.
超心煉冶,絕愛緇磷。
kōng tán xiè chūn, gǔ jìng zhào shén.
空潭瀉春,古鏡照神。
tǐ sù chǔ jié, chéng yuè fǎn zhēn.
體素儲潔,乘月返真。
zài zhān xīng chén, zài gē yōu rén.
載瞻星辰,載歌幽人。
liú shuǐ jīn rì, míng yuè qián shēn.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