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李(一作太宗詩)》 董思恭
盤根植瀛渚,交干橫倚天。
舒華光四海,卷葉蔭山川。
舒華光四海,卷葉蔭山川。
分類:
《詠李(一作太宗詩)》董思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李(一作太宗詩)》是董思恭于唐代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內容描述了一株李樹高聳的景象,通過描繪其盤根錯節根系,交織縱橫于天地之間,展開了一幅壯麗的自然畫卷。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李樹盤根植于瀛州之渚,
枝交干橫倚靠天空。
樹華舒展出遍布四海的光芒,
葉卷揮灑蔭庇山川。
詩意表現了一株李樹高大、蓬勃的生長狀況。李樹被描繪成盤根錯節狀,根系深深扎根于海邊的瀛州,枝干交織縱橫,如同倚天屹立。樹上的華光展開,輻射到四海,顯示出李樹的繁榮和生機。它的繁茂枝葉,為山川提供了濃密的蔭蔽。
這首詩詞通過對李樹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象。通過描繪李樹的盤根交錯和枝干縱橫的景象,董思恭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蓬勃。李樹的華光四射象征著其繁榮的生命力和輻射到四海的美好影響。同時,李樹的茂密葉子為山川提供了遮蔭,暗示著它給周圍的環境帶來涼爽和庇護,象征著李樹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命力的謳歌。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大自然的景象和生命力的敬畏之情,以及將自然景觀與人類社會的關系相嵌合的意圖。整首詩詞以細膩而有力的描寫手法,展示出作者對自然的深刻感受與體驗,讓人產生強烈的視覺和情感上的體驗,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詠李(一作太宗詩)》董思恭 拼音讀音參考
yǒng lǐ yī zuò tài zōng shī
詠李(一作太宗詩)
pán gēn zhí yíng zhǔ, jiāo gàn héng yǐ tiān.
盤根植瀛渚,交干橫倚天。
shū huá guāng sì hǎi, juàn yè yīn shān chuān.
舒華光四海,卷葉蔭山川。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詠李(一作太宗詩)》專題為您介紹詠李(一作太宗詩)古詩,詠李(一作太宗詩)董思恭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